临清学生品茶工作室,临清学子茶座闲谈

发布时间:2025-11-02 12:44:36 来源:原创内容

临清这座小城总是慢悠悠的,运河水流了千年,连带着日子也泛起温润的光泽。就在西门里老街拐角,有间挂着竹帘的铺子——临清学生品茶工作室。说来也巧,当初挂牌时老板还纠结过,总觉得"工作室"听着太正式,不如直接叫茶铺亲切。可常来的大学生们都说挺好,这年头年轻人就爱这种带点文艺范儿的称呼。

茶香里的青春絮语

木质茶台被磨得发亮,下午四点总是最热闹的时候。穿校服的高中生占着靠窗的位子写作业,偶尔抬头啜口茉莉花茶;几个大学生围着青瓷茶海,在氤氲茶香里讨论社团活动。最有趣的是听他们聊天,从考研真题到古城墙修缮,话题跳转得像茶汤里起伏的叶片。穿亚麻衫的店主人偶尔插句话,递茶时顺手把茶点往年轻人那边推推。

临清学生品茶工作室渐渐成了种特别的存在。隔壁美院的学生常夹着速写本来画茶具,有时还把画稿留在墙上。有幅炭笔画的运河茶舫特别传神,雾蒙蒙的晨雾里,仿佛能听见摇橹声伴着茶香飘来。这些画从不标价,倒是画角偶尔会多出几行陌生人的批注:"昨天尝了这里的金山时雨,回甘像极了老家山泉"。

记得去年深秋,有个大四学生在这里整理毕业论文资料。她总点最便宜的高末,却能坐整个下午。临走那天,她悄悄在留言本上写:"四年青春就像这杯茶,初尝微涩,回味却甜"。后来店主人把那页纸塑封起来,压在玻璃茶海下面。他说这不是什么金句,倒是让他想起二十多岁在茶山学艺的时光。

如今工作室添了自助茶台,学生们可以自己体验冲泡。有个戴眼镜的男生发明了"叁步注水法",说是能最大限度激发龙井的豆香。虽然老师傅们听着直摇头,可年轻人就爱这样自在的尝试。茶在这里早不是高深的学问,倒像老友相聚时自然流淌的时光。

暮色染红窗棂时,茶座渐渐安静下来。壶里的正山小种续过叁巡,谈话声变成零星的轻笑。这时最适合泡壶陈年普洱,看夕阳把运河染成暖金色。临清学子茶座闲谈的魅力,大约就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当茶香遇见青春,当古老遇见新鲜,就像茶叶遇见热水,总要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滋味。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