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品茶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开远茗茶90分钟无限畅饮工坊
路过开远这条老街,要不是朋友拉着,我差点就错过了这家藏在梧桐树后的小店。推门进去,茶香混着老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怎么说呢,就像闯进了谁家的书房。
店主是个戴细边眼镜的年轻人,正给紫砂壶里外浇热水。"试试我们的开远品茶90分钟不限次工作室?"他笑着递来茶单,"九十分钟内,架子上这些茶随你喝。"我扫了眼靠墙的博古架,从福鼎白茶到武夷岩茶少说二十几种,紫砂罐上还贴着不同颜色的便签条。
茶席上的慢时光
第一泡选了凤凰单丛。热水冲下去时,兰花香哗地散开,店主忽然说:"你闻闻,这是不是像刚下过雨的果园?"还真是。我们就这样从蜜兰香聊到鸭屎香,他泡茶时总先闻闻盖香,再观察茶汤颜色,动作不紧不慢的。窗外自行车铃叮叮当当响,屋里却只有注水声和偶尔的杯盏轻碰。
转到第叁款茶时我算过时间,居然才过去半小时。要是平常在茶馆,点一壶茶看两页手机就见底了,哪像现在,能盯着茶叶在盖碗里慢慢舒展,看它们从蜷缩到绽放,像看一部慢放的纪录片。
尝到第五种茶时舌头开始发甜,店主适时推来一碟陈皮花生:"换换口。"又说其实很多人来这儿,不只是为喝茶——有个阿姨每周叁下午都来,就坐角落那个位置,把带来的毛线活儿摊开;还有个戴耳机写代码的小伙子,说听着水沸声思路特别清。
藏在茶汤里的小秘密
最让我惊喜的是开远茗茶90分钟无限畅饮工坊的彩蛋环节。店主取出个陶罐神秘兮兮晃了晃:"昨天刚焙火的漳平水仙,要不要试手冲?"他教我先温瓷壶,投茶时听沙沙声判断干燥度,注水要沿杯壁慢慢绕。当我笨手笨脚冲出第一泡,他凑近闻了闻:"嗯,虽然手法生疏,但茶自己会说话。"
后来我们聊起他收集的茶具。那把朱泥小壶是闽南旧物,杯托是用老房梁木改的,每件器物都有故事。他说现代人总追求"快",可有些美好偏偏需要慢下来才能遇见——就像第二泡岩茶总比第一泡醇厚,第叁泡开始才显岩韵。
墙上的时钟分针转过一圈半时,我正学到如何用盖碗不烫手的诀窍。离开时回头看,暖黄灯光下又有新客人在试春茶,那神情就像发现了宝藏。或许在忙碌生活的间隙,我们都需要这样一方天地,让九十分钟不只是时间刻度,而是成为某种柔软的记忆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