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宁乡火车站附近的小胡同
宁乡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我估摸着得有二十年没走过了。上次来还是初中那会儿,背着书包从这里抄近路回家。如今站台扩建得气派多了,可一转到站后,嘿,这片巷子居然还倔强地活着。
巷口第一家还是那间修车铺,王师傅的光头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正给自行车补胎,头也不抬就说:“回来啦?你小时候的车胎可没少在我这儿补。”我愣在原地,他居然还记得。巷子里的时光好像被谁按了暂停键,只有墙上的青苔比记忆里厚了几分。
巷子深处的烟火气
再往里走,景象就热闹了。李婶的早餐摊刚收,空气里还飘着油条的香味。她坐在门槛上择豆角,说明天要做豆角焖面。几个老街坊凑在杂货店门口下棋,为了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转头又递烟倒茶。这种日子,在城里的高楼间早就寻不见了。
让我意外的是,巷子深处新开了家咖啡馆。老板是个年轻人,他说就喜欢这里的安静。确实,虽然离车站很近,但拐进这条宁乡火车站附近的小胡同,车马声就像被过滤了似的,只剩下穿堂而过的风声。
我在咖啡馆门口遇到遛鸟的张爷爷。他养了只画眉,用蓝布罩着鸟笼。“这鸟儿就爱这里的清净,”他掀开布罩一角,“车站前面天天轰隆隆的,咱这后面啊,是另一个世界。”
这话说得真在理。谁能想到,离车站广场不到两百米,藏着这样自在的天地。晾衣绳横跨巷子两侧,衬衫在风里飘得像旗帜。谁家炖肉的香气钻出来,勾得人走不动道。这些细碎的日常,拼成了巷子独有的生命力。
走到巷尾,发现那棵老槐树还在。小时候我们常爬上去玩,现在树干粗得两人都抱不住。树荫下多了几张石凳,几个老人坐在那里闲聊。他们说这条宁乡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可能要改造了,说话时语气里满是舍不得。
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忽然明白,这条巷子不只是一条近路,更像是城市的根系。高楼大厦在地面上疯长,而这些深深浅浅的巷弄,默默承载着最真实的生活印记。无论外面的世界跑得多快,这里依然保持着不慌不忙的步调。
转身离开时,修车铺的王师傅朝我挥挥手:“常回来看看!”我点点头,心里清楚,就算巷子真的变了,这份独属于宁乡火车站附近小胡同的温情,早就刻进骨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