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相聚饮茶时光
窗外梧桐叶正沙沙作响,可克达拉大学城的傍晚总带着几分慵懒。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隔壁专业的阿远发来的消息:“老地方喝茶?”
我们说的老地方,是校园后门那家叫做“茶言观舍”的小馆子。木桌椅被磨得发亮,墙上贴满便签纸,最显眼处挂着毛笔写的“一期一会”。
茶香里的慢时光
推开店门时,阿远已经坐在靠窗的老位置烫茶杯。他总说:“喝茶这事儿急不得,就像咱们的大学生活,得慢慢品。”玻璃壶里的金骏眉正舒展着身子,琥珀色的茶汤在斜阳里晶莹剔透。
“今天课上那个辩论真有意思。”我接过他递来的茶杯,任茶香萦绕鼻尖,“你说为什么现在大家越来越喜欢这种简单的相聚?”阿远转动着手中的建盏,若有所思:“可能因为在图书馆赶论文、在社团忙活动之后,这种不带目的的见面才最治愈吧。”
邻桌几个生面孔的学弟妹正在玩桌游,笑声像忽明忽暗的灯火。老板过来给我们续水,笑着说他们也是常客了,每周叁固定来这儿喝茶聊天。
确实,在这座以节奏快出名的大学城里,能找到这样从容的角落实在难得。不需要刻意安排,不必计较时间长短,就像茶汤自然凉至适口的温度,一切都很刚好。
约茶这件事
记得大一刚来时,大家约见面总是直奔商场或碍罢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约茶成了我们心照不宣的默契。也许是某次期末考后,谁偶然提议“去喝杯茶醒醒神”,这个习惯就留了下来。
茶凉了又续,话题也从最初的学业压力、恋爱烦恼,慢慢变成实习见闻、未来打算。去年冬天,阿远在茶室里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时,壶里的普洱正煮到第叁泡,陈香四溢。
现在想想,可克达拉大学城学生约茶能成为传统,大概是因为茶桌比酒桌更合适说心里话。没有喧嚣的音乐干扰,捧着温热的茶杯,连最难开口的话都能自然流淌出来。
前两天还听学妹说,她们寝室现在定期组织“茶话会”,带着各自家乡的茶叶轮流做东。武夷岩茶、西湖龙井、安化黑茶……小小茶桌竟成了文化交流的现场。
窗外华灯初上,茶壶见底时我们才起身。老板在柜台后挥手道别,墙上的“一期一会”在暮色中泛着柔光。回宿舍的路上,梧桐叶还在轻轻作响,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茶香。这样的学子相聚饮茶时光,大概会是多年后最鲜活的大学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