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微信附近人叁小时服务300元
古城深夜的手机震动
晚上十点半,开封的老城区渐渐安静下来。李师傅把车停在鼓楼广场旁边,刷着手机等最后一单生意。微信突然弹出一条附近的人打招呼,他随手点开看了看,嘴里嘀咕着:“现在的人可真会玩。”这条信息让他想起最近在出租车圈里流传的事儿——对于那个开封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的说法。
这事儿得从上周说起。那天下着小雨,李师傅在河南大学门口接了个年轻小伙子。小伙子一上车就忙着回微信,手指在屏幕上划得飞快。“师傅您知道吗?现在找人陪聊都明码标价了。”小伙子说着把手机递到前面,“你看,就这种,微信附近人叁小时服务300元,跟点外卖似的。”
李师傅当时挺纳闷,这年头连聊天都要花钱了?小伙子解释说,这不只是普通聊天,更像是找个本地向导陪着逛夜市、吃小吃,顺便讲讲开封的历史故事。龙亭湖边的晚风、西司夜市的香味、清明上河园的灯光,这些开封的特色,都成了可以“打包出售”的体验。
说起来,这种微信附近人叁小时服务300元的模式,倒也挺符合现代人的需求。现在来开封旅游的年轻人,很多不喜欢跟旅行团,就爱自己瞎转悠。可有时候吧,人生地不熟的,找个本地人带着确实方便不少。既能听地道的开封话,又能找到那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老字号,这钱花得好像也不冤。
不过啊,这里面也有些让人担心的地方。我认识的开封古城派出所的小王就说,他们最近接到过几起投诉。有人通过微信附近人约了所谓的向导,结果服务质量和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说好的一对一服务,变成了一对多;承诺的专业讲解,变成了手机百度。所以啊,要是真想尝试这种开封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的服务,还真得擦亮眼睛。
其实在开封这样的旅游城市,这种新兴的服务模式还挺有市场的。想想看,花300块钱,有人陪着逛叁个小时,既当导游又当摄影师,还能讲讲本地人才知道的故事传说。比起正规旅行社的套餐,这种服务更灵活,更个性化。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找个熟悉开封老街巷的人,从书店街逛到御河边上,听着老城墙的故事,看着夜色中的开封,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但这价格吧,说贵不贵,说便宜也不便宜。在开封这样消费水平中等的城市,300块差不多是普通人两天的工资了。值不值得,还真得看提供的服务到底怎么样。要是真能找到个靠谱的,既懂开封历史,又会安排路线,那这钱花得还算值。要是碰上不专业的,那可就亏大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前些天在清明上河园门口遇到的一对年轻情侣。他们就是通过微信附近人找了个本地大学生,叁个人有说有笑地逛了一个下午。那姑娘说,这种体验比请正规导游有意思多了,就像找了个开封本地的朋友一样自在。不过她也提醒,最好提前把服务内容、路线安排都谈清楚,免得后续产生误会。
现在这种通过微信附近人联系的个性化服务,在开封这样的旅游城市越来越常见。除了陪游之外,还有帮忙拍照的、教做开封小吃的、甚至带着去听豫剧的。形式五花八门,但核心都是利用本地人的知识和时间,为游客提供特别的体验。这种新模式既给了游客更多选择,也给一些开封本地人创造了额外收入。
夜色渐深,李师傅接完最后一单,开车穿过大梁门。他看着城墙下的灯火,忽然觉得这座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新的故事。那些通过微信发出的邀约,那些发生在古城街巷的相遇,都在悄悄改变着这座古都与人相处的方式。或许,这就是现代科技给千年古城带来的新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