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附近200块钱的爱情,伊春周边200元的情感故事
伊春的深秋总是来得特别早,林区的风已经带着凛冽的寒意。我裹紧外套站在客运站门口,看着往来的人群呼出白气。表弟小斌的未接电话还在手机屏幕上亮着,这小子,准是又遇上什么难事了。
果然,他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半天,终于说出了那个数字——两百块。他说在城南的出租屋等着,有重要的事要当面说。我揣着钱坐上公交车,窗外的白桦林飞快地向后退去。
那个叫小雅的姑娘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铁门时,我愣住了。小斌的屋里多了个扎马尾辫的姑娘,正低头缝他外套上的扣子。针线在她手指间灵活地穿梭,那画面朴素得让人心疼。
“哥,这是小雅。”小斌挠着头介绍,“我们...我们想凑钱去哈尔滨。”小雅抬起头对我笑了笑,脸颊上有两个浅浅的梨涡。她手上的顶针明显大了好几号,松松垮垮地套在纤细的手指上。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在打工的餐馆认识的。小雅从贵州山区来,最大的梦想是看看真正的冰雪大世界。两个年轻人省吃俭用半年,还差最后两百块路费。小斌不好意思地说:“等发工资就还你...”
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那两百块钱不过是个由头。他们是太年轻,太需要有人给他们的爱情做个见证。
在伊春这样的边陲小城,像他们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年轻人怀揣着微薄的积蓄和厚厚的梦想,在生活的夹缝里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属于他们的温暖。这两百块钱的爱情,或许在外人看来轻飘飘的,可对他们来说,却是通往未来的全部希望。
临走时,我把钱塞进小斌手里,他攥着那两张皱巴巴的钞票,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小雅默默把我的围巾迭好放在床沿,那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什么贵重物品。
一个月后,我收到他们在索菲亚教堂前的合影。照片里小斌笑得见牙不见眼,小雅的红围巾在雪地里特别耀眼。后来听说他们留在哈尔滨找了新工作,小斌在装修队学手艺,小雅去了连锁超市当收银员。
偶尔翻到那张照片,我总会想起那个寒冷的下午。原来在伊春附近200块钱的爱情,真的可以很重很重,重到足够撑起两个年轻人奔赴远方的勇气。这些看似平凡的情感故事,就像林间的松针,悄无声息地堆积成厚厚的温暖。
也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的故事正在发生。在早点摊氤氲的热气里,在末班车的最后一排座位上,在共享一把伞的雨天里。它们不需要惊天动地,只要真心真意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