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学生联系便捷情况
最近有个朋友问我,说想找东方大学城里的学生了解些情况,但心里直打鼓——那边学生到底好不好联系上啊?这个问题还真挺有意思的。
校园里的联系方式
走在大学城的林荫道上,你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抱着书匆匆走过。说实话,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机不离手。想联系他们,最简单的就是通过社交软件了。很多院系都有自己的微信群,社团活动也建了不少蚕蚕群。我认识个学妹说,她加的各种群都快把屏幕占满了。不过外校人想进这些群可不容易,得找到熟人引荐才行。
要是想联系特定专业的学生,还有个巧办法——去教学楼公告栏转转。那里经常贴着各种讲座海报、比赛通知,最关键是会留下联系方式。不过得挑对时间去,最好是中午下课或傍晚时分,那会儿学生最多,说不定能碰上你想找的人。
食堂里的偶遇机会
要说最容易碰到学生的地方,那非食堂莫属了。每到饭点,各个窗口前都排起长队。这时候你要是礼貌地搭个话,大部分同学都挺愿意聊几句的。记得有次我在面食窗口前排队,前面正好是个服装设计系的同学,我们就从食堂的牛肉面聊到了她的毕业设计,后来还互相加了微信。
不过得注意方式方法,现在大家防骗意识都挺强的。最好先表明来意,别一上来就要联系方式。可以先从眼前的话题聊起,比如“同学,这个窗口什么好吃”之类的,自然开场总不会错。
图书馆也是个好地方。不过在那里说话得小声些,毕竟大家都在学习。可以在休息区或者开水房这样的地方,遇到正在放松的同学,交流起来会比较顺畅。
线上渠道的那些事
除了线下碰面,线上渠道也挺管用的。大学城有自己的论坛和贴吧,虽然现在不如以前热闹,但每天还是有不少学生在上面发帖。想联系学生的话,可以在相关版块发个帖,说明来意,通常都会有人回复。只是现在广告贴太多,你的帖子很容易被淹没,得经常顶帖才行。
还有个新兴渠道就是校园类础笔笔。这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应用,上面都是实名认证的学生,联系起来的成功率会高很多。不过有些功能需要付费,这就看个人需求了。
我认识一位做市场调研的姐姐,她最近在联系大学生做访谈,就是通过校园础笔笔找到合适人选的。她说比起漫无目的的寻找,这样效率确实高不少。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联系上了之后怎么保持沟通呢?根据我的观察,现在的大学生挺反感那种硬邦邦的问卷调查式的交流。他们更喜欢轻松随意的聊天方式,最好能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比如约时间最好避开考试周,晚上太晚也别发消息,这些小细节都很重要。
其实啊,在东方大学城想联系学生并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要找对方法,更要以诚相待。毕竟谁都不喜欢被冒昧打扰,但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地想要交流,大部分同学还是愿意打开话匣子的。下次如果你也需要联系大学城的学生,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