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500元同城约茶,林州同城相约500元品茶
最近林州本地朋友圈里,总有人悄悄打听“林州500元同城约茶”的事儿。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说法时,我也愣了下——这年头喝茶都搞得像接头暗号似的。
上周叁下班路上,遇到住同个小区的张姐拎着茶具礼盒匆匆往东街走。打招呼时她压低声音说:“赶着去茶室,今天约了两位茶友试新到的凤凰单丛。”我顺口问了句在哪儿聚,她笑着报了个地址,又补充道:“就是跟着‘林州同城相约500元品茶’那个局来的,这月都第叁回了。”
这茶局到底怎么回事
跟着张姐说的地址摸到地方,才发现是藏在小巷里的老式茶舍。老板是位穿着棉麻褂子的中年人,正不紧不慢地烫着茶杯。“最近确实很多人问500元茶局,”他往紫砂壶里投茶时说道,“其实就是凑个份子钱,大家平摊茶叶成本。上周来了几个做建材的老板,带了泡叁十年普洱,那天每人五百还倒贴了茶点。”
坐在角落穿格子衬衫的年轻人插话:“我在郑州做过类似的茶会,但林州这边氛围特别实在。不像大城市里那些茶会非要聊禅道、谈人生,这儿就是纯粹喝茶聊天。”他说着给在座的人都斟上茶汤,“上回我们尝了正岩水仙,隔壁桌做红木生意的大哥直接拎来两盒狮峰龙井,说好东西要分享。”
茶桌对面戴着老花镜的大爷慢悠悠接话:“我退休七年了,现在每周最盼着就是这聚会。儿子给买的智能手机,我就是在茶会上学会发定位约茶的。”他滑动手机屏幕展示着,“你看这个‘林州500元同城约茶’群,昨天还有人在问明天喝不喝六安瓜片。”
茶香里的烟火气
说来有意思,这五百块钱像是道门槛,又像是张通行证。开装修公司的李总抹着额头的汗进来时,茶正好泡到第叁道。“刚给客户量完房子,”他接过茶杯一饮而尽,“这比酒桌上谈生意舒服多了。上月在这认识做灯具的老陈,两壶茶的功夫就定了个样板间合作。”
茶舍老板又端来新烫的茶杯,随口说起趣事:“有对年轻夫妻每周四准点来,说是逃避带孩子。上周妻子还在吐槽老公泡茶手势太僵硬,结果你们猜怎么着?昨天那丈夫专门带了本《茶经》来边看边练。”周围顿时响起善意的笑声。
窗外飘起细雨时,茶香更浓了。新来的姑娘小心翼翼问能不能拍视频,老板大手一挥:“随便拍!就是别把我说价钱的片段传上网——上次有人剪成‘天价茶局’,我解释了叁整天。”他转头又提醒大家,“咱们这‘林州同城相约500元品茶’纯粹是成本分摊,遇到要额外收费的可得留个心眼。”
雨滴敲着青瓦,满室茶气氤氲。穿格子衫的年轻人正在教大爷用手机支付下次的茶费,张姐和装修公司老板聊着客厅该配什么茶台。这五百块买来的不只是几泡好茶叶,更像是给忙碌生活按下的暂停键。老板往炉子里添了块新炭,哼着豫剧继续烫他的茶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