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学生品茶工作室,河间学子茶艺交流坊

发布时间:2025-11-04 13:38:02 来源:原创内容

河间这座小城,总透着几分闲适。就在师范学院后街拐角处,有家不太起眼的工作室,木招牌上刻着“河间学生品茶工作室”几个字。第一次路过时,我完全没料到这个飘着茶香的地方,会成为这么多年轻人流连忘返的角落。

推门进去,最先注意到的不是满墙的茶罐,而是那些围坐在长桌旁的学生。有人正小心地往盖碗里注水,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片;隔壁女生轻轻晃着品茗杯,专注地观察茶汤颜色。这里没有咖啡厅的喧闹,只有水沸的咕嘟声和偶尔响起的讨论。

茶香里的青春时光

工作室创始人是个大叁学生,我问他怎么想到开这么个地方。他挠头笑笑:“就是喜欢茶,发现好多同学也感兴趣,但总觉得茶道太高深。”他说话时手上没停,正在给几个新生演示如何温杯烫盏。“其实喝茶没那么玄乎,就像我们这的河间学子茶艺交流坊,关键在‘交流’两个字。”

确实,这里不像传统茶室那么严肃。书架上有《茶经》,也堆着专业课教材;有人讨论肉桂的桂皮香,也有人抱怨明天要交的论文。穿汉服的女孩和穿运动装的男生坐在一起,各自端着不同材质的茶杯——有建盏,有玻璃杯,甚至还有带盖的搪瓷缸。

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盲品游戏”。每周五晚上,负责人会准备几种茶,让大家蒙眼品尝来猜茶类。“这是乌龙!”“不对,红茶的甜味更明显。”猜错的人要分享一个校园趣事,猜对的能优先选下周的茶叶。笑声经常飘出窗外,惹得路过的人也探头张望。

一杯茶的温度

记得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说,他最初是被茶点吸引来的,现在却能品出不同山场的气息。“以前觉得喝茶是老人家的事,”他扶了扶眼镜,“其实握着茶杯的时候,特别适合发呆...或者思考人生。”他说上周在这里完成了一份课程设计,思路特别清晰。

另一个扎马尾的姑娘告诉我,她在这学会了第一套茶礼。给父母泡茶时,妈妈眼眶都红了。“他们没想到我在学校还学了这个。”她说现在每次回家,都会带上工作室推荐的当地茶叶。

暮色渐沉时,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叁五学生靠在窗边,手里捧着温暖的茶杯,看夕阳把茶汤染成琥珀色。他们可能刚结束八节课,或者明天有重要考试,但在这个小时光里,大家都慢了下来。茶香袅袅中,有人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有人单纯望着茶叶在杯中舒展。

河间学生品茶工作室的玻璃门上,贴着张便条纸,上面写着:“推门即是客,有空来坐坐。”这大概就是它最动人的地方——不管你是不是懂茶,不管你今天过得怎么样,总有一杯恰到好处的水温在等着。当茶汤滑过喉咙的瞬间,仿佛整座小城的温柔都融化在了舌尖。

走出工作室时,晚风带着槐花香。回头望去,暖黄灯光里那些年轻的身影,正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让古老的茶香飘进青春岁月。或许很多年后,他们还会记得在这个角落里,有过怎样一杯茶的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