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茗小聚

发布时间:2025-11-03 13:38:22 来源:原创内容

衢州大学城的傍晚总是带着点儿特别的松弛感,图书馆的灯光次第亮起,教学区渐渐安静下来,而生活区那些小小的茶室却开始热闹起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约茶”成了我们这群学生心照不宣的默契。

你看那边靠窗的位置,外国语学院的林悦正朝门口挥手,她的闽南室友带着自家寄来的铁观音来了。隔壁桌传来洗牌的哗啦声,几个男生边打牌边等着水烧开,说是要试试正山小种配辣条是什么味儿。这种学子课余品茗小聚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角落上演。

茶香里的另一间教室

说真的,最开始我也觉得年轻人喝茶挺老气的。直到被室友硬拉去参加了一次衢州大学城学生约茶,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那里没有规规矩矩的茶道表演,也没有人跟你讲什么高深的茶文化。会计系那位总是沉默的学姐,会在泡岩茶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这茶的回甘,像不像做完财务报表后的解脱感?”惹得满桌喷茶。

我们用的茶具也特别接地气——有人带来了爷爷送的紫砂壶当镇桌之宝,有人直接用马克杯,还有个物理系的哥们儿坚持要用实验室的烧杯,说这样才能精准控制水茶比例。在这种放松的氛围里,大家聊的话题天南海北,从专业课的难题到最近追的剧,从实习遇到的奇葩事到对未来的隐隐担忧。

说来奇怪,明明是随意闲聊,很多在课堂上想不通的问题,反而在这些茶香氤氲的夜晚突然开了窍。就像上周,我们喝着金骏眉讨论小组作业,居然碰撞出个谁都没想到的方案,连指导老师都夸我们有创意。

这种学子课余品茗小聚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没什么目的性。不是为了社交而社交,也不是为了谈正事儿。就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几个人凑在一起,分享一泡好茶,也分享各自生活里的零星碎片。你可能今天和这个人一起喝过茶,明天在图书馆遇见就会自然地坐在一起学习;可能某个考研的学长在茶桌上随口提点的复习方法,正好解决了你卡壳半个月的难题。

记得有次下大雨,茶室里就我和一个不太熟的法学院同学。开始还各自刷手机,后来她递给我一杯刚泡好的熟普,我们就从这茶聊到各自的老家,聊到为什么选现在的专业,聊到父母那一辈喝茶的习惯。那晚之后,我们成了可以互相借笔记、帮忙占座的朋友。

这些因茶而起的交集,像在校园生活这张大网上,织出了许多柔韧的丝线。它们不那么起眼,却实实在在地连接起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我们。在那些略显迷茫的日子里,这样的连接让人特别踏实——你知道在这个偌大的校园里,总有几个可以一起喝茶聊天的人。

现在临近毕业,回头看这些喝茶的时光,才发现它们早已成为大学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些在茶香中交换的故事、获得的启发、建立的联系,都悄悄地沉淀下来,变成了比专业知识更柔软、也更持久的东西。下次如果你在衢州大学城看到一群学生围着茶壶说说笑笑,不妨也加入进去,谁知道下一杯茶会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