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校园后巷品茶时光

发布时间:2025-11-03 15:25:08 来源:原创内容

傍晚五点半的下课铃响起,福泉女子学院的白玉兰树下掠过一片斑驳的人影。我抱着课本绕过图书馆,自然而然地往后街走去——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仿佛身体的指南针总在此时精准指向那片飘着茶香的老街。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骑楼的雕花栏杆上爬着常春藤。还没走近,那股熟悉的炭火香混着铁观音的兰花香就飘了过来。王阿姨的茶铺开在转角第叁家,墨绿色招牌被雨水洗得发白。她正提着长嘴铜壶往茶海里注水,水流划出的弧线二十年来从未改变。“还是老位置?”她抬头一笑,眼角的皱纹像茶叶舒展的脉络。

茶香里的旧时光

临窗的木桌被夕阳涂成蜂蜜色,隔壁坐着外语系的陈教授。她端着小品杯轻轻晃动:“这泡凤凰单丛有山场气息,像回到潮州老家的茶园。”窗外走过几个咬着吸管喝奶茶的年轻女孩,她们大概不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花整个下午等一泡茶慢慢淡去。

其实刚开始我也坐不住。大一时第一次被学姐带来,觉得这种慢吞吞的饮茶方式简直浪费生命。直到某个期末考前夕,我盯着茶海里缓缓舒展的叶底突然开窍——茶叶在沸水里重生,何尝不像我们在岁月里成长?

穿汉服的学妹每周叁都来办茶会,她们带来的桂花乌龙总让我想起外婆的糕点匣子。穿西装的专业课老师偶尔出现,他喝滇红时会把怀表放在茶盘旁,却从不在喝茶时接电话。这条后街的茶桌像人生的中转站,每个人带着故事来,又在茶烟里继续前行。

王阿姨往我的紫砂壶里添了道水:“今年的春茶特别甜,像你们这个年纪。”她总说茶叶最懂时节,清明前的嫩芽带着冬天的执拗,谷雨后的叶片藏着夏天的坦荡。就像总在毕业季哭红眼睛的姑娘,和总在开学季迷路的新生,都在她的茶铺里留下过剪影。

茶汤由浓转淡的过程很像大学四年。起初总觉得时光漫长,后来每个瞬间都值得咂摸。去年毕业的学姐寄来明信片,说在写字楼里泡茶包时,总会想起后街那只越养越润的汝窑杯。

暮色渐浓时,茶铺亮起暖黄的灯笼。几个大四的学姐在角落里传看实习简历,瓷杯与木桌碰撞出清脆的响动。我端起最后一泡茶,汤色已如浅月,却依然能照见窗外的玉兰树影。忽然希望这盏茶永远喝不完,让福泉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时光,始终氤氲在生命某个温柔的角落。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