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小巷子营业了,上海哪些小弄堂已开业

发布时间:2025-11-06 02:42:02 来源:原创内容

那天路过武康路,发现巷口那家关了叁个月的小咖啡馆居然亮起了暖黄的灯。推开门,熟悉的咖啡香混着老板娘爽朗的笑声一起涌过来。“今天头一天恢复堂食,您可赶巧了!”她边擦杯子边说,“这条弄堂里七八家小店,就我们和隔壁面馆先开了。”

这让我突然好奇起来——上海那些藏着故事的小巷子,现在都怎么样了?那些弯弯曲曲的弄堂深处,是不是也亮起了灯火?

梧桐树下的烟火气

从武康庭往五原路走,你会发现不少惊喜。原来紧闭的木门现在虚掩着,透过门缝能看见院里晾着刚洗好的桌布。有位卖栀子花的老太太坐在巷子口,她说这两个礼拜人明显多了:“修鞋铺、裁缝店都开了,就剩尽头那家书店还没动静。”

在复兴中路一带,情况更热闹些。路边馄饨摊的蒸汽重新升腾起来,老板娘麻利地包着馅料:“我们这条弄堂主打吃食,现在八成店铺都营业了。”她指着对面,“那家本帮菜馆子昨天才开始接客,你要晚上来,整条巷子都是响油鳝丝的香味。”

老城厢的苏醒节奏

转到老西门那边,景象又不太一样。青石板路湿漉漉的,有店家正在洒水除尘。问了问杂货铺老板,他掰着手指数:“我们这片的五金店、理发店、南货店都开了,就是棋牌室还关着。”正说着,隔壁传来哐当哐当的卷帘门声——又一家裁缝铺开门了。

有个细节挺有意思:新开业的小店门口,大多摆着免洗洗手液。卖糖粥的大爷笑呵呵地说:“现在巷子窄,大家反而更注意了,错身时都会侧个身子。”

在田子坊转悠时遇到了开手作店的年轻人。他的店刚重新布置过,把工作台挪到了门口:“让路过的人看见你在忙活,他们就更愿意走进来。”确实,那些传出敲打声、缝纫机声的店铺,总显得特别有生机。

不过也不是所有巷子都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有些文创园区里的小巷,画廊和设计工作室还锁着门。偶尔能看见店主过来整理东西,但玻璃门上依旧贴着“暂不营业”的告示。

走在这些开张与未开张的店铺之间,能感受到城市慢慢醒来的节奏。菜市场旁的小巷最早恢复元气,飘着生煎包的焦香;艺术区里的巷子动静最轻,可能还要再等等。

天色渐暗时又路过早上那家咖啡馆,里面坐着叁两位客人。老板娘正在小黑板上写新品,转头问我:“明天还来吗?对面那家烧鸟店说后天开业,这条巷子就齐活了。”我点点头,心里盘算着后天再来看看——看这些重新点亮的小巷,怎样一点点拼回这座城市最鲜活的模样。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