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怎么知道陌陌是不是做鸡的,陌陌账号如何辨别职业性质
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实际的话题——在格尔木这样的城市,怎么判断陌陌上认识的人是不是在做特殊职业。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敏感,但确实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
前几天和朋友喝酒,他翻着手机突然问我:“你看这个主动打招呼的,资料里照片特别模糊,张嘴就要加微信,该不会是那种吧?”我拿过来一看,对话记录里对方叁句话不离“晚上有空吗”,确实让人心里打鼓。
账号资料里的蛛丝马迹
其实啊,正常用户的账号和个人页面,通常会放些生活照、工作相关的信息。我有个在格尔木开餐馆的朋友,他的陌陌账号就特别真实——头像就是他和店里烤全羊的合影,动态里偶尔发发新菜的照片,位置也常年在城东那边。
而那些可疑账号呢?你会发现它们有个共同点:照片要么特别暴露,要么全是网图风格;个人资料要么空荡荡的,要么写着“随叫随到”这种暧昧的词汇;位置也经常变来变去,今天在火车站,明天又在酒店附近。
不过话说回来,光看资料也不完全准。我认识个跑销售的小姑娘,因为工作性质,位置确实经常变动,结果老被人误会,气得她把账号注销了。
聊天过程中的异常信号
正常交友的聊天,总得有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吧?比如问问“你是格尔木本地人吗”、“平时喜欢去哪儿玩”。但如果你遇到刚打招呼就问“需要服务吗”,或者直接报价格的,那基本不用猜了。
还有种情况更隐蔽些。对方会先跟你聊些日常,但说着说着就开始暗示自己经济困难,或者委婉表示“可以陪玩”,这种半遮半掩的反而更得留神。
记得有回我在格尔木盐湖广场附近等人,旁边两个姑娘聊天说:“现在查得严,都不敢明说了,得绕圈子。”这话听着挺心酸的,但也反映出现在这些人的套路确实在变。
怎么保护自己不受骗
首先啊,涉及到钱的事情一定要警惕。那些还没见面就让你发红包、转账的,十有八九是骗子。正经交友的人,谁会上来就谈钱呢?
见面的话最好选公共场所,格尔木市区像昆仑广场、步行街这些地方都比较安全。要是对方非要约在偏僻的宾馆或者私人场所,那就得多个心眼了。
我表弟去年就吃过亏,见了面对方非要他先付“保证金”,结果钱一转人就消失了。这种教训说起来简单,但真遇到的时候,很多人脑子一热就上当了。
其实在格尔木这样人情味挺浓的城市,大多数人用陌陌还是正经交朋友、找对象的。但毕竟网络虚拟,保持适当的警惕没坏处。重要的是把握那个度——既不能疑神疑鬼错过缘分,也不能太过轻信吃亏上当。
有时候想想,现实生活中的社交虽然老套,但至少面对面能看清对方的表情、语气。网络给了我们更多认识人的机会,却也增加了辨别的难度。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