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小妹24小时喝茶,廉江姑娘全天候饮茶
清晨五点半,天还蒙蒙亮,廉江小妹已经烧好了第一壶水。茶香混着晨雾在巷口飘散,这是她今天的第一单生意——给赶早班的出租车师傅递上热乎乎的雷公根茶。"我们廉江人啊,睁开眼就要喝茶的。"她边说边利索地擦着茶杯,动作熟练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记得去年台风天,整条街都停电了。小妹愣是用小煤气灶坚持烧水,还给被困在路上的外卖小哥免费送茶。她说:"这时候不喝茶,心里更没着落。"那天她的茶摊成了临时避风港,七八个人挤在雨棚下,捧着茶杯说说笑笑,倒把台风天的烦闷冲淡了不少。
茶香里的二十四小时
中午十二点,太阳正毒。小妹的茶摊撑起了遮阳伞,几个建筑工人坐在树荫下歇脚。"来杯菊花茶降降火。"老师傅抹着汗说。小妹特意多抓了把冰糖:"天热,多补充点糖分。"她记得每个老主顾的口味——王阿姨喜欢浓茶,李大爷要半杯开水兑着喝,学生们最爱她自制的柠檬茶。
午后叁点最是悠闲。小妹会泡壶单枞慢慢品,偶尔和邻居阿婆聊聊家常。"喝茶要像过日子,不能急。"她捻着茶杯,看茶叶在杯里舒展。这时常有过路司机停下来买茶,都说她这儿的茶特别解乏。其实秘诀很简单——她总在茶里加片薄荷叶,这是奶奶传下来的方子。
夜幕降临后,茶摊挂起暖黄的灯泡。下夜班的护士、赶论文的学生、散步的情侣,都会来坐坐。小妹准备了安神的桂圆茶,茶香混着夜来香的味道,能把白天的疲惫都熨平。有次有个姑娘在这哭鼻子,小妹什么都没问,只是递过去一杯红枣茶。后来那姑娘成了常客,还说比去心理咨询管用。
凌晨两点收摊时,整条街就剩她的推车还亮着灯。清点着零钱罐里皱巴巴的纸币,她忽然笑了:"今天送出去九杯免费茶。"原来是给环卫工人和流浪汉的。问她亏不亏本,她眨眨眼:"茶有价,情义无价嘛。"
这样的日子,小妹已经过了六年。从十八岁跟着姑妈学手艺,到如今自己撑起茶摊,茶早已融进她的生命节律。有人说现在奶茶店遍地开花,她这传统茶摊迟早要淘汰。小妹却不以为然:"奶茶是喝个新鲜,我们这是喝个日子。"
确实,她的茶摊早不只是卖茶的地方。去年嫁到外地的陈姐回娘家,第一件事就是拖着行李箱来喝杯咸茶;在深圳打工的小伙子每次回来,都要拍茶摊照片发朋友圈:"还是家乡的茶最对味。"这些滚烫的情谊,都化在了一杯杯茶水里。
茶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小妹又续上了新茶叶。明天清晨五点半,她依然会准时升起炉火,继续她的廉江小妹24小时喝茶日常。这片街坊需要她的茶,就像需要清晨的阳光和夜晚的灯火。而她手上的老茧,就是六年两万多个小时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