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98场体验分享,泉州九八场实地见闻

发布时间:2025-11-04 03:04:53 来源:原创内容

说来也巧,这次去泉州完全是临时起意。朋友在电话里嚷嚷着“再不出门就要发霉了”,我们第二天就踏上了开往闽南的动车。说实话,出发前对“98场”这个说法还挺好奇的,本地司机师傅一听就乐了:“你们年轻人也晓得这个?就是西街那片老厂房改的创意园嘛!”

走进那片红砖建筑群,第一感觉是时空错乱。这边是保留着闽南特色燕尾脊的老厂房,转头就能看见涂满整面墙的现代壁画。阳光透过龙眼树的叶子洒下来,把新旧交织的影子揉成一地碎金。我站在一处改造过的车间门口,忽然觉得这地方像极了泉州本身的性格——既守着老祖宗的手艺,又大大方方迎接着新潮玩意儿。

那些让人走不动道的闽南味

要说这泉州九八场实地见闻里最让人惦记的,还得是藏在巷子深处的那些吃食。快到晌午时飘来的炸醋肉香气,简直像在空气里下了钩子。跟着香味拐进一家老店,老板娘正麻利地包着肉粽,嘴上还能招呼客人:“阮这儿的烧肉粽传了叁代咯,海鲜都是今早现捞的。”

隔壁桌的阿伯看我们对着粽子无从下口,笑着示范:“要这样,花生酱和甜辣酱拌匀了才好吃。”他告诉我们,这厂房以前是做纺织的,现在年轻人把老手艺都搬进来,“比我们那时候会折腾多啦”。

确实,在创意园里转悠时,经常能看到很有意思的搭配。比如用传统花砖图案做的手机壳,还有把提线木偶元素融进的文创罢恤。有个做锡雕的师傅边打磨茶罐边说:“以前都是打嫁妆,现在改做茶具反而更忙了。”他工作室里摆着新设计的茶则,薄得像纸片,对着光能看见细密的锤纹。

傍晚时分,我们爬到天台等日落。整片创意园在余晖里变得温柔,那些红砖墙像是被镀了层暖光。远处清源山的轮廓渐渐模糊,近处咖啡馆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靠在栏杆上讨论设计图,说的是“要把蟳埔女的簪花围做成动画”。

离开前又经过那面着名的彩绘墙,画的是旧时码头景象。搬运工扛着麻袋走过石板路,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帆船桅杆。忽然觉得,这泉州98场体验分享最打动人的,或许就是这种不动声色的传承。老工匠敲打锡器的叮当声,和隔壁乐队排练的吉他声混在一起,竟然一点都不违和。

回程的动车上翻看照片,朋友突然冒出一句:“你说咱们二十年后再来,这儿会变成什么样?”我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榕树,忽然想起创意园里那位锡雕师傅的话——“东西还是老样子,用法倒是常换常新”。这大概就是泉州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它让你觉得,时光在这里打了个转,又继续往前走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