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附近500块钱的爱情,附近500元的情感故事
那天下着毛毛雨,我蹲在娄底汽车站门口的台阶上躲雨,听见旁边两个等车的阿姨在聊天。穿花衬衫的那个叹了口气:“现在这世道,五百块钱能干啥?吃两顿火锅就没了。”另一个摇摇头:“我们厂里老李找了个相好的,听说就在娄底附近,每次去见人家都给五百块,这不到叁个月工资都快见底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五百块钱的爱情?这词儿像根刺似的扎进脑子里。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那种不正经的关系,可转念一想,或许没那么简单。
老陈的故事
后来通过朋友认识了老陈。他在娄底郊区的工业区开了十年货车,皮肤黝黑,手指粗得像胡萝卜。有回喝酒时他红着脸说,每个月都会坐两小时大巴去邻县见个女人。“每次我都塞给她五百块,她推脱,我非要给。”他说那女人丈夫工伤瘫了,儿子在读高中,她白天在制衣厂打工,晚上接零活。老陈年轻时受过她父亲的恩,现在就想帮一把。“这钱她需要,我给了,心里才踏实。”他说这不是施舍,是情分。五百块在他眼里,是份沉甸甸的牵挂。
这让我想起了楼下理发店的小娟。她是湘西来的姑娘,去年认识了个在娄底附近工地干活的男人。那男人没什么钱,但每周末都坐摩的来看她,每次都会偷偷在她枕头底下塞五百块钱。小娟发现后要还他,他挠着头说:“我在这边包吃住,花不着钱。你留着买件新衣裳,或者寄回家给你妈。”后来小娟才知道,那五百块是他每天下班后去帮人搬水泥挣的外快。现在他们结婚了,在菜市场旁边开了个小理发店。有次我去剪头发,看见墙上贴着张皱巴巴的五百元纸币,塑封得好好的。小娟笑着说这是定情信物,要挂一辈子的。
当然,也不是每个娄底附近500块钱的情感故事都圆满。我表弟去年网恋了个姑娘,人家开口就要五百块买手机,他二话不说转了账。结果呢?钱转过去就被拉黑了。他郁闷了好几天,后来想通了:“就当花钱买个教训,至少让我明白感情不是用钱能买来的。”
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听多了,我慢慢琢磨出点味道来。在娄底这块地方,五百块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它可能是老陈那种江湖义气,可能是工地小伙笨拙的浪漫,也可能是骗子眼里的诱饵。钱还是那张钱,可装进去的心意千差万别。
现在每次路过汽车站,我都会想起那些揣着五百块、怀着各种心情踏上旅程的人。他们或许坐在颠簸的大巴上,捏着那张有点旧的人民币,心里盘算着见到对方第一句话该说什么。这五百块像面镜子,照出人世间的冷暖真情。说到底,衡量感情轻重的,从来不是数字后面有几个零,而是那份心意的厚度。
雨还在下,汽车站的广播响了起来。又一辆开往娄底附近县镇的大巴要发车了。不知道今天,又有谁会带着他们的五百块钱,去续写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