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附近人添加100元一次
这几天在桂平老家,总听隔壁李婶念叨她闺女的事。那姑娘在深圳打工,年前回来的时候说起个新鲜事儿——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居然被明码标价了。李婶边说边摇头:“现在的人啊,真是什么路子都想得出来。”
我好奇地凑过去打听。原来在桂平这种小地方,最近冒出些奇怪的广告,说什么“桂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开始我还纳闷呢,加个微信好友怎么还要钱?后来才琢磨明白,这可不是简单加好友,是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
藏在手机屏幕后的交易
那天在米粉店吃早饭,听见隔壁桌两个年轻人在嘀咕。穿黄衣服的那个说:“我昨天试了那个附近人添加100元一次的服务,你猜怎么着?刚付完钱就冒出十几个好友申请。”他对面的同伴皱着眉头:“这靠谱吗?万一遇上骗子呢?”
这话让我手里的筷子停了停。现在的人为了拓展人脉真是绞尽脑汁,连加好友都能变成生意。想想也是,现在做微商、搞推广的,谁不想多加点本地人?可这种明码标价的方式,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家楼下便利店老板王哥上个月就栽在这事上。他本来想多加点同城客户推销新品,花了叁百块钱买了叁次服务。结果加来的不是卖茶叶的就是搞博彩的,真正想买东西的客户一个都没遇上。王哥现在提起这事还直拍大腿:“贪小便宜吃大亏啊!”
其实仔细想想,微信附近的人这个功能本来挺有意思的。刚搬来桂平那阵子,我就是通过这个功能认识了小区遛狗群的几个邻居。那时候大家加好友都很单纯,就是找个能一起散步的伴儿。现在倒好,什么东西一沾上钱就变味了。
昨天路过人民广场,看见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在长椅上捣鼓手机。听见他们在算账:“再找五个客户就能凑够买皮肤的钱了。”我忍不住多嘴问了一句,原来他们是在帮别人做那个“桂平微信附近人100一次100块钱”的服务,用软件批量操作。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微信安全中心发的公告,说的就是打击这类违规服务。公告里提到,这种批量添加好友的行为很容易导致账号被封。可是很多人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总觉得轮不到自己头上。
我表弟在南宁做滨罢,过年回来时聊起这个话题。他说现在市面上那些所谓的推广服务,用的多数是外挂软件,安全性根本没法保证。有时候不仅账号可能被盗,连绑定银行卡里的钱都不安全。“为了加几个好友冒这么大风险,值当吗?”表弟说着直摇头。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现在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就隔着一个手机屏幕,可偏偏要用这种方式来拉近。我记得小时候在桂平,街坊邻居都是端着饭碗串门聊天,哪用得着这么费劲。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附近人添加100元一次”的服务能存在,说明确实有市场需求。现在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工作忙,交际圈越来越小。有些人可能真的需要快速认识新朋友,只是这种方式确实需要多长个心眼。
前天在菜市场遇到初中同学阿芳,她现在在移动营业厅工作。说起这事,她提醒道:“现在很多诈骗都是从加好友开始的,特别是这种来历不明的好友申请。”她建议最好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认识新朋友,比如参加同城活动或者兴趣小组。
其实在桂平这样的小城,想认识新朋友真没那么难。周末去西山风景区走走,在奶茶店坐坐,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都能遇到聊得来的人。用这种踏实的方式交到的朋友,反而能处得更长久。
今天早上看见楼下布告栏贴了张新的防诈骗宣传单,第一条就写着“警惕付费加好友服务”。看来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了。毕竟在咱们桂平这样民风淳朴的地方,这种明码标价交朋友的方式,确实让人心里不太舒服。
可能每个时代都有它独特的交友方式吧。从过去的笔友、蚕蚕网友,到现在的微信好友,工具在变,但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的心不应该变。要是连交朋友都变成冷冰冰的买卖,那该多没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