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男人喜欢的小巷子,黄石人偏爱的胡同风情

发布时间:2025-11-02 12:58:34 来源:原创内容

你说黄石男人为啥总爱往小巷子里钻?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那天我在早点摊碰见老张,他拎着鸟笼子晃晃悠悠往巷子深处走,我喊住他问去哪儿,他神秘兮兮地笑:“这条巷子啊,藏着咱黄石人半辈子的念想。”

巷子里的烟火气

清晨六点半,青龙巷飘出炸油条的香味。老陈的早点铺开了二十叁年,木门板卸下的声音比闹钟还准。穿工装的男人蹲在门槛上喝豆腐脑,额头的汗珠映着刚升起的太阳。“这家的苕面窝炸得外脆里糯”,他朝新来的邻居努努嘴,“我儿子叁岁吃到现在考大学”。巷口修车铺的卷帘门哗啦响起,工具箱磕碰的声音像在敲晨钟。这些小巷子藏着黄石人最实在的日子,早点摊的油烟、修车铺的机油味、晾在竹竿上的衬衫,拼成生活的原色。

往深处走,墙根下冒出几盆月季。穿白背心的老爷子正在藤椅上看报,手边的收音机咿呀唱着楚剧。他突然抬头朝二楼喊:“老叁,你家晒的裤子滴水的嘞!”窗户吱呀推开,探出个睡眼惺忪的脑袋。这种熟稔的吵闹,反倒让巷子活泛起来。住在电梯楼的老李常念叨,搬进新房叁年没认全对门长相,可在这巷子里,谁家灶台炖什么肉,左邻右舍门儿清。

老墙根下的江湖

午后象棋摊摆开就是个小江湖。红漆木棋盘搁在石磨上,围观的人比下棋的还急。“走车!快走车!”穿老汉衫的周师傅急得直拍大腿,他对面的年轻人却盯着楚河汉界发呆。这年轻人是巷子里长大的娃,在深圳跑了五年外卖,最近回老家开网店。“还是坐在这硌屁股的石墩上踏实”,他吃掉对方一个炮,“那些写字楼里喝咖啡的,哪懂我们黄石男人偏爱这种自在”。

裁缝铺的刘婶边蹬缝纫机边插话:“你小时候尿裤子,还是在我这铺子里借的围兜呢!”众人哄笑起来,惊得梧桐树上的麻雀扑棱棱飞走。这些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板路,记着多少人的童年。现在年轻人往新区搬,可周末总爱回来转悠,说是在商场里逛得头晕,还是小巷子让人心神安定。

五金店老王正在教女婿修老式座钟。他捏着发黄的齿轮轻声说:“黄石这些胡同就像钟表芯子,看着旧,可每个齿都得咬准咯。”女婿是武汉来的,最初不理解为什么岳父坚持要把店铺开在冷清的老巷。现在他懂了,那些进来借扳手、顺道聊两句的街坊,才是让这座小城继续转动的发条。

黄昏时分,炒菜的香味从各家厨房飘出。女人站在门口唤孩子吃饭,声音在窄巷里撞出回音。刚下班的中年人推着电动车小心避让晾衣竿,车把上挂着顺路买的豆丝。他朝邻居笑笑:“今天这家豆丝摊排长队嘞。”这样的对话天天上演,平淡得像巷口那棵歪脖子树,可要是哪天没了,心里反倒空落落的。

华灯初上时,麻将声从某扇虚掩的木门里漏出来。但更常见的是几个男人坐在小卖部门口,就着一盘毛豆喝啤酒。他们聊钢厂改制,聊孩子中考,也聊某条巷子即将拆迁的传闻。夜空被窄巷挤成一条蓝色缎带,有人突然说起童年玩捉迷藏,藏进废弃的砖窑吓得哇哇大哭的糗事。笑声惊动了窗台的猫,它轻巧地跃过相邻的阳台——这些巷子的间距,刚好够一份人情味来回走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