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小粉灯一条街,南通粉红灯光小巷
南通的夜晚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尤其是那条被当地人戏称为"小粉灯一条街"的地方。说来也怪,明明导航上查不到这个地名,可出租车师傅一听就懂,油门一踩便往老城区钻。
拐过两个街角,眼前蓦然出现一片柔和的粉红色光晕。路灯是普通的白色,可临街的店面都挂着相同色调的灯笼,有的还缀着流苏,风一吹就轻轻摇摆。这条街其实不宽,勉强容得下两辆车交错,但此刻行人叁叁两两,反倒显得格外宽敞。
巷弄深处的暖心记忆
记得第一次来是十年前,表姐带我来吃巷口的梅花糕。那时还没这么多粉灯笼,只有几家小店在门口挑着暖黄色的灯。做梅花糕的阿婆总是笑呵呵的,往模具里倒入米浆的动作稳得像钟摆。现在的梅花糕摊子还在老位置,只是换成了她的女儿在经营。
沿着南通小粉灯一条街往里走,能闻到各种食物的香气。刚出炉的烧饼带着芝麻香,隔壁麻辣烫的锅底正咕嘟咕嘟冒着泡,再往前还有卖糖炒栗子的,栗子在铁锅里沙沙作响。这些声音和气味混在一起,成了这条街特有的背景音。
说来有趣,虽然叫"小粉灯",可仔细看会发现每盏灯的颜色都有细微差别。有的是樱花粉,有的偏向橘粉,还有的带着淡淡的紫色调。问了几家店主才明白,这不是统一规划的,而是大家不约而同选择了相近的色调。
在南通粉红灯光小巷中段有家理发店,老师傅已经剪了四十年的头发。他的店门口只挂着一盏小小的粉色灯笼,却是这条街上最老的店铺之一。"从前没这么多灯,"他一边给我理发一边说,"后来夜市越来越热闹,大家就都挂起了灯。"
夜晚的南通小粉灯一条街最是迷人。天色渐暗时,一盏接一盏的粉灯笼亮起来,像是约好了一般。那光线柔柔地洒在青石路面上,行人的影子都被镀上了一层温馨的色彩。偶尔有自行车铃铛叮铃铃响过,反而衬得街道更加宁静。
这条街不长,慢慢走也就十来分钟,但值得停留的地方却不少。除了各色小吃,还有卖手工艺品的小摊,做糖画的老人,甚至有一家只卖旧书的书店。书店老板是个有趣的中年人,他说粉红色的灯光最适合夜读,不伤眼睛。
住在附近的居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家的客厅。常见到穿着睡衣的大妈来买宵夜,或是刚下班的白领坐在路边小凳上吃一碗馄饨。这种随意自在的氛围,是新城区那些光鲜亮丽的商业街怎么也模仿不来的。
或许,南通粉红灯光小巷最打动人的,正是这份不经意的温柔。它不像刻意打造的景区,没有千篇一律的纪念品店,每家小店都在认真地经营着自己的生活。就连那只总是趴在杂货店门口的橘猫,也带着一副从容不迫的神气。
离开时回头望去,整条街笼罩在朦胧的粉红光晕里,像极了旧时光里的明信片。忽然明白了这条街存在的意义——它不只是个吃饭购物的去处,更是一座城市最柔软的腹部,安放着无数人琐碎而真实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