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附近200块钱的爱情,相近的价位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01:02:44 来源:原创内容

站台边的约定

火车站旁边的快餐店总是人来人往,李明蹲在门口的石阶上,手里的烟已经烧到了尽头。他刚从工地下来,满身的灰尘还没来得及拍掉。手机屏幕亮着,上面是王娟发来的消息:“老地方见,我带了卤菜。”

这家叫“好味来”的快餐店是他们常来的地方。一份青椒肉丝,一份麻婆豆腐,再加上王娟从出租屋隔壁熟食店买的半斤猪头肉,刚好四十块。有时候李明会多加五块钱,让老板多盛半碗米饭。两个人就坐在靠墙的折迭桌边,边吃边看着窗外火车进站出站。

“今天发工资了。”李明从裤兜里掏出一迭皱巴巴的钞票,数出两百块递给王娟,“你先拿着,剩下的我寄回家。”王娟接过钱,仔细折好塞进帆布包的夹层。她知道,这两百块钱是李明在工地多加了叁个晚班的工钱。

王娟在服装店站柜台,一个月休两天。每到休息日,她就会坐叁站公交车来找李明。他们最奢侈的一次消费,是去看了场夜场电影,票价叁十块一个人。那天晚上下着雨,电影散场后,两个人挤在一把伞下走回出租屋,鞋全湿透了,却笑得特别开心。

这样的日子已经过了两年叁个月。李明老家在更偏远的山里,父亲前年中风后,他每个月要寄回去两千块。王娟家里催她回家相亲的电话越来越频繁,每次接完电话,她都会在快餐店的卫生间里待很久,出来时眼睛红红的,却装着没事人一样。

深夜的麻辣烫

街角的麻辣烫摊子亮着昏黄的灯,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正往锅里添着新的串串。李明和王娟坐在塑料凳上,面前的铁盘里堆着选好的菜。

“豆皮一块,青菜五毛,肉丸两块...”王娟小声算着账,把贵的往李明那边推。她知道明天李明要上早班,得多吃点荤的。最后结账,叁十六块五,阿姨抹了零头,只收了叁十五。这就是他们偶尔的改善生活,比快餐店多花不了多少钱,却能坐着慢慢聊会儿天。

“今天店里来了个女的,买了叁件大衣。”王娟搅着碗里的汤,“一件就要八百多,够我们吃二十顿麻辣烫了。”李明没说话,只是把自己碗里的鹌鹑蛋夹给她。王娟最喜欢吃这个,但每次只舍得拿两串。

摊主阿姨一边擦着桌子一边说:“年轻真好,我跟我家那口子刚结婚那会儿,也是天天来我这儿吃麻辣烫。那会儿才两毛钱一串...”这样的话她说过很多次,但每次听,王娟都会偷偷笑。

回去的路上,王娟忽然停下来:“要是...要是我们也能开个小吃店就好了。”她说得很轻,像是怕惊醒了这个梦。李明握紧了她的手,路灯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这样的夜晚很多,多得数不清。他们总是沿着这条街走回去,路过还在营业的水果店时,李明会花五块钱买两个苹果。第二天王娟上班时,包里就会多一个削好的苹果。

雨天的决定

入秋后的雨下个不停,工地停工了。李明连着四天没活干,急得嘴角起泡。王娟这个月业绩不好,底薪只拿到一千八。他们还是去了“好味来”,但今天只要了一个菜。

“我妈又打电话了。”王娟扒拉着碗里的米饭,“说隔壁村有个人在城里开店,想见见我。”李明的筷子停了一下,然后继续往她碗里夹菜:“你怎么说?”

“我说...我有对象了。”王娟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窗外,火车鸣着笛缓缓进站,带着潮湿的水汽。李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存折,摊开来推到王娟面前。上面显示余额:叁万二千块。

“我打听过了,菜市场门口有个摊位要转,月租一千二。”李明的语气很平静,“我们卖早点,豆浆油条什么的。我有个老乡在美食城做这个,他说愿意教。”王娟愣住了,存折上的数字她数了叁遍。

原来李明这两个月都在偷偷学手艺,每天凌晨叁点去老乡那儿帮忙,六点再赶回工地。所以最近他总是很累,吃饭时都会打瞌睡。这叁万块,是他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连给家里寄钱都没动过。

雨渐渐小了,火车站的大钟敲了七下。王娟把存折推回去:“你再想想,这可是你的全部家当。”李明却笑了,这是他们认识以来,王娟第一次见他笑得这么轻松:“我想好了,就卖豆腐脑和油条。你会算账,管钱。”

那顿饭花了十八块。走出快餐店时,雨已经完全停了。夜色中的火车站亮着温暖的灯光,又一列火车即将出发。这次,他们不是送别的人,而是准备一起上路的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