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果斯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边城少年共度时光
霍尔果斯的风吹过少年心
边城霍尔果斯的傍晚总是特别长,夕阳像舍不得离开似的,把界碑的影子拉得老长。我们这群男生女生就爱在这个时间凑在一起,说是要完成老师布置的社会实践,其实啊,就是找个理由聚在一块儿。不知道是谁先提议的,说要统计口岸每天过往的货车类型,这个“差差”的活儿就这么定下来了。
阿依古丽永远是带着小本本最先到的,她甩着马尾辫说:“咱们得认真记录啊,可不能像上次那样把集装箱卡车数成两辆。”江波立马接话:“那能怪我吗?两辆一模一样的红色东风车,前脚跟着后脚过,换谁不眼花?”我们顿时笑作一团。这样的拌嘴几乎每天都有,可手里的笔却从来没停过。
记得那个特别热的下午,我们在树荫下记录车辆,汗水把表格都洇湿了。买尔旦忽然指着远处说:“快看,那辆哈萨克斯坦的车牌真特别!”大家齐刷刷抬头,七嘴八舌地猜测起那些字母的意思。就是这样,原本枯燥的统计工作,因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变得有意思起来。
有天傍晚突然下起雨,我们躲到口岸的候检棚里。雨水顺着棚檐哗哗地流,形成一道水帘。透过朦胧的雨幕,看着排队过关的车辆亮起的尾灯,像一串串红宝石。娜迪拉轻轻哼起了民歌,我们安静地听着,那一刻忽然觉得,这个边境小城真是美得让人心醉。
我们的记录本越来越厚,从最初的简单数字,慢慢增添了司机的笑脸、异国车牌的照片,还有随手画下的速写。老师看到后很惊讶,说我们这份报告比往年的都生动。其实我们心里明白,重要的不是数据多准确,而是这段共同经历的时光。
转眼秋天就到了,口岸旁的胡杨林一片金黄。我们最后一次聚在一起整理资料,买尔旦带来他家种的葡萄,阿依古丽烤了馕,大家边吃边把最后的统计做完。江波忽然说:“明年这时候,我们可能就在不同的城市读书了。”这句话让热闹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
是啊,青春就像霍尔果斯的晚风,抓不住却真实地吹过每个人的脸庞。那些一起数车的午后,那些争辩车辆型号的瞬间,那些分享零食的休息时刻,都成了记忆里最鲜活的画面。在这个特别的边城,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成长,也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脉搏。
合上厚厚的记录本,封面上“霍尔果斯口岸交通观察”几个字在夕阳下泛着光。这本册子不仅记录着每天经过的车辆,更记录着我们这群少年共同走过的日子。站在界碑前望去,国门那头的灯光已经亮起,而我们都知道,无论将来走到哪里,这段在边境线上共同度过的时光,会成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