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茶饮小憩
下午四点的阳光斜斜地洒在石板路上,我站在栖霞女子学院后街的梧桐树下,看着叁两女生说笑着走进那家叫“茶语”的小店。玻璃门上挂着的风铃叮咚作响,空气里飘着若有似无的茉莉花香。
推开店门,老板娘正踮着脚往架子上添新到的白瓷杯。她回头看见我,眼角笑出细细的纹路:“还是老位置?今天有刚到的凤凰单丛。”靠窗的第叁张桌子,木纹被岁月磨得温润,从这儿能望见学院的红砖墙,偶尔还有琴房飘来的钢琴声。
茶杯里的慢时光
老板娘端来茶具时,顺手把窗子推开半扇。茶汤是琥珀色的,在白瓷杯里轻轻晃动。隔壁桌的女生在讨论下周末的校园文化节,另一个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这样的午后,时间仿佛被拉长了,每一秒都足够慢慢品味。
记得第一次来是叁年前的秋天。那时刚工作,整天忙得晕头转向,偶然拐进这条后街,只是想找个地方歇脚。现在想想,在栖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早已成了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仪式。不需要特意安排,路过时顺其自然地走进来,就像去见一个老朋友。
老板娘往我的杯子里续水,轻声说:“慢点喝,这泡正好。”她总能在合适的时机出现,又适时离开,留给客人恰到好处的独处空间。窗外的梧桐叶子开始泛黄,再过些日子,就能看见学生们抱着书本来买热奶茶,围着围巾,呵着白气。
其实想想,这条后街的茶饮小憩,早已不只是喝茶那么简单。它像是个中转站,让匆忙的脚步得以停歇,让纷乱的思绪慢慢沉淀。有时候什么都不想,就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有时候灵感突然来访,赶紧摸出笔在餐巾纸上记下几个字。
茶香氤氲的日常
老板娘的儿子放学回来了,背着书包在柜台后面写作业。这大概就是小店最动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个卖茶的地方,更是生活本身。常来的客人都知道,周四下午老板娘会做桂花糕,周日的柠檬茶半价。这些细碎的日常,织成了后街独特的生活韵律。
夕阳西斜时,店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个女生端着茶在窗边发呆,还有个在等朋友,不时看表。我突然想起大学时光,那时候也喜欢在学校后街的小店消磨整个下午。现在在栖霞女子学院后街喝茶,仿佛又触摸到了青春的温度。
茶凉了又续,续了又凉。我轻轻转动着杯子,看光影在桌面上移动。这条不起眼的后街,这间普通的小店,因为这份恰到好处的闲适,成了城市地图上最温暖的坐标。
风铃又响了,新的客人推门而入。老板娘迎上去,声音还是那么轻柔:“欢迎光临,今天想喝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