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品茶加惫工作室,临清茶约工作室品茶
这两天刷朋友圈,总看到一个叫“临清品茶加惫工作室”的号,我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连喝茶都时兴线上预约了?正巧周末闲着也是闲着,就寻思着去探探究竟。
工作室的位置倒不难找,藏在一片老居民区里,门脸不大,推开木门却别有洞天。店主是个戴圆框眼镜的年轻人,正不慌不忙地烫着茶具。“现在年轻人喝茶的少了,”他往紫砂壶里投茶,“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换个方式,让喝茶变得轻松点儿。”
指尖上的茶香
我好奇地问起“临清品茶加惫工作室”这个名字的由来。店主笑了:“其实就是想找个由头,把喜欢喝茶的人聚到一块儿。”他说很多人第一次来,都是冲着线上预约的方便——微信上说一声想喝什么茶,工作室就能提前备好;但来了之后,反而被这种面对面品茶的氛围留住了。
水在壶里咕嘟咕嘟地响着,他边冲泡边聊起“临清茶约工作室品茶”的日常。这里不像传统茶庄那么严肃,客人可以安安静静地看本书,也可以叁五好友凑在一起闲聊。最重要的是,能喝到靠谱的茶——他坚持从熟悉的茶农手里收茶,每批都要自己先试过。
“有好茶,还得有人懂得喝。”他递过来一杯刚沏好的铁观音。茶汤清亮,香气沉稳,确实和超市里卖的茶包不太一样。我忽然觉得,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倒像是给传统茶文化开了扇新的窗——既保留了品茶的仪式感,又接上了现在的生活节奏。
窗外树影摇晃,屋里茶香袅袅。有个常客推门进来,熟门熟路地坐在角落的位置,店主自然地端过去一壶熟普。看来这“临清茶约工作室品茶”已经成了一些人生活里的小据点,不需要太多言语,一杯热茶就是最好的交流。
临走时,店主又往我杯里续了道水。“茶嘛,说到底就是给人喝的。形式可以变,但这份实在不能丢。”我琢磨着这话,想起刚才那杯茶的余香还在嘴里留着。或许这种接地气的方式,反而让老传统在新的时代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