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怎么约附近学校的,附近学校学生交友联谊
那次在餐厅的偶遇
上周叁下班后,我在万达广场那家新开的牛肉面馆等餐,听见隔壁桌几个年轻人在聊天。他们穿着印有“滨州学院”字样的卫衣,正热烈讨论着周末去哪里玩。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抱怨:“来滨州读书两年了,除了同学,几乎不认识新朋友。”他旁边短头发的女生接话:“可不是嘛,想约附近学校的人一起打羽毛球都不知道找谁。”
这段话突然点醒了我。好像很多人,特别是刚来滨州的年轻人,都有着类似的困扰。大家想拓展社交圈,认识些新朋友,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么,滨州怎么约附近学校的同学出来聚聚呢?这个问题,其实有不少解决方法。
首先得明白,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在哪里“出没”。除了我们熟知的校园,滨州几个大型商场比如万达、银座,还有市图书馆、体育公园,都是他们常去的地方。不过,直接上去搭讪肯定不合适,会让人家觉得突兀。那怎么办呢?
我有个朋友小王,去年刚从山东科技大学滨州校区毕业。他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个男生特别会组织活动,经常在各个学校的贴吧和微信群发起周末爬山、玩桌游的活动。一开始只是叁五个人,后来规模越来越大,现在每次都能召集二叁十人。这种自发的、兴趣导向的聚会,大家参与度都很高。
从线上到线下的自然过渡
说到线上,这确实是如今认识新朋友的主要渠道。滨州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论坛和微信群,这些地方经常会发布一些活动信息。比如滨州医学院的“医学知识科普小组”定期举办开放日,欢迎校外人士参加;滨州职业学院的摄影协会也常组织外拍活动,在蒲湖公园取景。
不过,线上联系只是第一步。怎么把线上交流转化成线下见面,这是个技术活。我建议啊,可以先从集体活动开始参与。比如说,看到有人组织去秦皇河公园骑行,你可以报名参加。这种有具体内容的聚会,大家见面不会尴尬,一边骑车一边聊天,关系就自然而然建立了。
记得我表妹刚来滨州工作时,也是个社交“小白”。后来她加入了一个“滨州读书分享会”,这个团体里大学生和上班族各占一半。每两周他们在大学城旁边的咖啡馆聚一次,讨论最近看的书。现在她不仅在群里认识了很多附近学校的朋友,还找到了租房的合租伙伴。
说到附近学校学生交友联谊,其实学校官方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滨州学院每年都会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对外开放部分场次;滨州技师学院会定期举办技能展示日。这些都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而且环境很正式,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当然,见面后的持续联系也很重要。现代人都习惯用微信,但光是点赞可不够。看到对方发了对于篮球的动态,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约着一起去开发区新开的篮球馆打球。或者看到对方提到想尝尝滨州特色锅子饼,正好你知道哪家最正宗,这就是很好的见面理由。
其实说到底,交朋友这件事,最重要的是真诚。你不是在“约”谁,而是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抱着这样的心态,反而更容易建立 lasting 的友谊。滨州这座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只要找到对的方法,结识附近学校的朋友并不难。
可能有人会担心,已经工作的人和学生之间会有代沟。以我的观察来看,完全没必要这么想。很多大学生思想成熟,见识广博,和他们交流反而能获得新鲜视角。而且滨州的大学城区域功能完善,从餐厅、健身房到书店一应俱全,提供了很多自然的社交场景。
下次如果你也想认识些新朋友,不妨留意一下身边的机会。也许在图书馆看书时,旁边正好是附近学校的学生;也许在健身房,有人和你用着同一款跑步机。微笑打个招呼,从“你是哪个学校的”开始,一段新的友谊可能就这样开始了。毕竟,在这个智能手机无处不在的时代,真实的面对面交流反而显得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