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附近建筑别称炮塔

发布时间:2025-11-03 17:30:58 来源:原创内容

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每次从冷水江大学城坐公交进城,总会经过几栋孤零零的筒子楼。灰扑扑的外墙,密密麻麻的小窗户,像火柴盒一样摞在一起。有次听见两个学生在聊天,一个指着窗外说:“看,炮楼!”另一个立刻会意地笑起来。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原来大家私底下都这么叫。

说来也怪,这些建筑和我们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楼就隔着一条马路,却像是两个时代的产物。有次我问本地同学,他挠着头说:“你看它们方方正正的,窗户又小又密,不像抗战电影里的炮楼吗?而且晚上亮灯的时候,每个窗户都透着光,远远看去就像军事堡垒的射击孔。”这么一说,还真有几分神似。

不过时间久了,我发现这些被称作炮楼的建筑,其实藏着不少故事。周末我去那边的小巷子买水果,摊主是住在那里的老住户。他边削着菠萝边说:“这楼啊,当年可是好单位分的宿舍楼,能住进来都是让人羡慕的。”我抬头望着斑驳的墙面,很难想象它曾经风光的样子。

更让我意外的是,在这些炮楼旁边,还有几栋造型奇特的建筑。红色的砖墙,圆形的顶层,看上去比炮楼要精致些。同学们给它们起了个新名字——炮塔。这个别称倒是挺形象的,特别是黄昏时分,夕阳把“炮塔”的轮廓勾勒得格外分明。

说到炮塔,我有个室友的女朋友就住在那边租的房子。他说每次去接她,都要在迷宫一样的小巷里转半天。“炮塔这边结构太复杂了,”他抱怨道,“但房租便宜啊,一个月才五百块。”这倒是实在话,对没什么收入的学生来说,这些老建筑提供了最实际的庇护。

其实挺有意思的,学生们给这些建筑起外号,并不是真的觉得它们像军事设施。更多是一种带着亲切感的调侃。就像给好朋友起外号一样,嘴上说着“炮楼炮塔”,心里却早就把这些地方当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有天晚上我路过炮楼,看见底层的便利店还亮着灯,几个学生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喝啤酒。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说笑声在安静的夜里传得很远。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些被戏称为炮楼的建筑,就像是大学城的另一种记忆容器,装着无数个这样的夜晚。

现在马上要毕业了,再听到有人提起炮楼这个称呼,心里反而会泛起一丝暖意。也许很多年后,当我们也成了校友,最怀念的反而不是气派的图书馆和教学楼,而是这些被我们起了外号的炮楼炮塔,以及在那里度过的,简单却鲜活的青春时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