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00的快餐质量好吗,青岛300的快餐品质如何
最近总听朋友念叨“青岛300的快餐”,说便宜量又足,可我这心里直打鼓:价格摆在那儿,味道和卫生能靠谱吗?趁着今天中午有空,干脆亲自去探个店。
走进市南区这家挂着“300”招牌的小店,正好赶上饭点。好家伙!点餐台前排了七八个人,外卖小哥举着手机一路小跑。老板娘扯着嗓子在后厨喊:“蛋炒饭加单!排骨汤再加两份!”我踮脚瞅了瞅墙上的价目表——青椒肉丝盖饭15块,西红柿鸡蛋面12块,最贵的红烧牛腩饭也才22。这价钱在青岛确实算得上良心。
后厨瞄见的门道
等餐时我假装找洗手间,顺道往半开放的厨房瞥了两眼。穿白褂的师傅正颠着炒锅,火焰噌地窜起半米高。案台上摆着六七盆切好的配菜,洋葱丝水灵灵的,土豆片也没发黑。不过墙角堆着的食用油牌子没看清,这点让我心里有点犯嘀咕。
轮到我的香菇鸡块饭上桌,白瓷碗里冒着热气。鸡块给得挺实在,差不多有小十块,香菇片厚薄均匀。扒拉两口发现个细节——青菜叶子上还挂着水珠,应该是现烫的。隔壁桌的大哥把排骨汤喝得见了底,冲着厨房喊:“老板,你们家米饭能不能续啊?”
要说缺点嘛,炒菜油确实偏大,吃完碗底汪着层油花。同桌的年轻女孩边划手机边抱怨:“要是能选少油就好了...”不过转头她又跟同伴说:“但这份量对得起价钱啊,我们公司楼下同等价位的,肉片薄得能透光。”
常客们的实在话
结账时特意跟收银小哥聊了会儿。他说店里开了叁年多,附近写字楼的、工地干活的都是老主顾。“有对老夫妻天天来,就冲着我们家的萝卜汤。”我注意到消毒柜指示灯亮着绿光,外卖打包盒用的也是厚实那款,这点比某些用薄塑料盒的店强。
出门时撞见快递小哥蹲在电动车上扒饭,顺嘴问了句感觉咋样。他抹把汗说:“天天跑这条街,数他家出餐快。就是周叁特价日人太多,等得着急。”这话让我想起刚才确实看见窗口贴着“周叁全场八折”的红纸。
回到家琢磨半天,要说青岛300的快餐品质如何,倒让我想起小区门口那家精品菜馆。同样的青椒肉丝卖38块,肉丝切得确实精致些,但分量还不到这家的叁分之二。寻常老百姓过日子,谁天天吃米其林呢?
晚上刷到条有意思的点评——有个姑娘说在300家连续吃了两周,体重涨了叁斤。她在评论区哀嚎:“厨师大叔手下留情啊,菜香也不能这么实在吧!”底下跟了二十多条“同感+1”。看来这青岛300的快餐质量,确实用油泼辣子写成了市井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