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喝茶上课群,哈尔滨品茶学习交流圈
那个飘着茶香的微信群
那天晚上刷朋友圈,突然看到老同学发了张照片——青花瓷盖碗里碧螺春舒展着,旁边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笔记。底下定位是中央大街的茶馆。我忍不住评论:“你这小日子过得挺雅致啊!”他回得很快:“来我们哈尔滨喝茶上课群呗,每周都有活动。”
说实话,刚开始我挺纳闷的。喝茶就喝茶,上课就上课,这俩搁一块能行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扫码进了群。群名叫“哈尔滨品茶学习交流圈”,里面已经有二百多号人。翻了翻聊天记录,才发现原来真是个正经圈子。
周叁晚上七点,我按地址找到道里区那家茶馆。进门就闻到满屋茶香,十几个人围坐在长桌旁,每人面前都摆着茶具。主持的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大姐,大家叫她林老师。“今天咱们泡正山小种,”她边说边演示温杯的动作,“注意水温啊,九十度刚好。”
我学着大家的样子,先把闻香杯凑近鼻子。哎,还真不一样,那股烟熏味里带着果香,比平时办公室泡的茶包强太多了。旁边坐着的年轻人小声跟我说:“我来了叁次,这才慢慢喝出门道。”他是在附近银行工作的,说来这儿比加班有意思。
林老师讲着讲着,突然问:“你们知道为啥要用紫砂壶吗?”大家都摇头。她笑了:“这就跟炖肉一个道理,老锅炖出来的香。紫砂用久了,自带茶味。”这么一比,我立马就懂了。后来聊开了才知道,她开了二十年茶馆,这两年才想到把茶友组织起来。
第二次去是学普洱茶。坐在我对面的大哥特别健谈,说是做滨罢的。“颈椎不好,来这儿既能放松又能学东西。”他熟练地洗茶、冲泡,“你看这茶汤,红亮红亮的,像不像红酒?”确实,在灯光下特别透亮。我们聊着聊着,还交换了几个客户资源。
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个哈尔滨喝茶上课群居然还有年轻人带作业来的。有个美术系的女生,每次都在茶馆角落写生,画大家泡茶的样子。她说在这儿比在画室有灵感,因为“每个人端茶杯的姿势都不一样,特别生动”。
现在我已经是群里的常客了。不仅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朋友,还真的慢慢品出了不同茶的妙处。昨天尝今年的龙井新茶,我居然能说出点“豆香”和“鲜爽”了。群里最近在商量,要不要组团去福建茶山看看,已经二十多个人报名。
有时候下班路过群力新区,看到写字楼里亮着的灯光,我会想,那些匆匆点外卖的年轻人,要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该多好。在这里,时间慢下来,茶香飘起来,知识和人情味都在杯子里慢慢沉淀。这大概就是哈尔滨品茶学习交流圈最吸引人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