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找大活的地方,醴陵寻活干去处
醴陵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刚来那会儿我总在街头转悠,心里琢磨着哪儿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陶瓷厂扎堆的城北区,每天清早六点半就听见叁轮车"哐当哐当"载着工友往厂区赶,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瓷土味儿。
记得第一次去人才市场蹲活,看见布告栏上贴满红红绿绿的招工单。有个穿工装的大叔凑过来递烟:"小伙子找活?红星窑厂正在招绘坯工,包吃住,就是得能坐得住。"我盯着他袖口沾着的青色釉料看了会儿,忽然觉得这活儿或许能试试。
老街巷里的机会
后来发现除了正规厂子,老城区十字街那带也是个寻活干的去处。清晨五点的劳务市场比菜场还热闹,骑摩托的包工头在人群里穿行,不时有人扯着嗓子喊:"今天需要两个搬瓷土的,日结!"有次遇见个五十来岁的大姐,她说在这片接了十几年临时工,"别看零碎,月头接到月尾,挣的不比坐办公室少"。她说话时正在清点刚领的计件工资,手指上缠着防滑的医用胶布。
说实话,在醴陵找大活的地方真得靠腿勤快。我试过在招聘网站海投简历,后来发现不如直接去厂区门口转悠。有回在工业园区碰巧遇到个车间主任,他正为急单缺人手发愁,看我体格结实直接让第二天上工。这条醴陵找大活的地方的经验,还是开小卖部的王伯告诉我的,他说他们那代人都是这么"跑"出活路的。
现在手机里还存着七八个招工群的聊天记录,群主每天清早像播报天气似的发用工需求:"今日南洋陶瓷需要贴花工叁名,有经验优先""金煌瓷业招装窑工,包午餐"。这些群成了不少人的救命稻草,特别是家里等钱用的,早上看到消息,下午就能揣着现钱回家。
最近发现年轻人找活有了新门路。经开区那边的物流园总在招夜班分拣,时薪比白天高百分之叁十。虽然得熬通宵,但不少小伙子宁愿多挣这点夜班补贴。隔壁小李就是在那儿干了半年,现在混成小组长,手下管着十几号人。
陶瓷厂的老师傅常念叨,在醴陵寻活干去处就像挑胚器,看着都差不多,得亲手掂量才知道合不合用。这话我深有体会,毕竟试过叁四个岗位后,才发现自己最适合的还是质检——既不用整天站着,又能发挥细心些的特点。
午休时工友老陈指着西边在建的商业综合体说,等那边开业了,估计又能多出几百个岗位。他闺女已经去应聘了前台,说要是录用上了,就不用跟着他闻瓷土味儿了。我们蹲在厂区花坛边吃饭,阳光把新烧制的釉面砖照得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