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邻县百元情感故事

发布时间:2025-11-03 03:10:17 来源:原创内容

那个春天的偶遇

耒阳汽车站往西走两条街,有家老旧的录像厅。那天下午我躲雨时撞见了小梅,她正踮着脚在屋檐下收晾着的衣裳。蓝底白花的衬衫被风鼓起来,像只慌张的蝴蝶。“帮忙扯下那根竹竿呗?”她回头冲我笑,眼睛弯成桥。

后来我们坐在录像厅破沙发上聊起各自来历。她说在邻县纺织厂做工,休班时常来这边找老乡。电视机里放着《甜蜜蜜》,张曼玉坐在黎明的自行车后座上笑。小梅忽然说:“在邻县百元情感故事里,我这样的姑娘最多。”我问什么意思,她却把帆布包抱在胸前,说该回厂里了。

纺织厂夜班灯光

周五晚上我特意去了邻县。纺织厂围墙外栽着成排的玉兰树,晚班女工们的身影在窗帘后晃动。小梅见到我时并不惊讶,从铁饭盒里掏出两个糖包子:“请你吃。”我们蹲在厂区后门的石墩上,她指着叁楼最亮的窗户:“我就在那台机器前车裤脚,一晚上能车两百条。”

她掏出张皱巴巴的百元钞票放在我膝头:“上次你帮我修好了老乡的收音机,这是分成。”原来她靠着帮工友修理小电器赚外快,邻县百元情感故事就这么简单——不过是女工们互相传递的零活网络。远处传来纺织机的嗡鸣,她手腕上的橡皮筋在路灯下泛着淡黄的光。

后来我们常约在耒阳河边那家炒粉摊。她总抢着付钱,说等我找到活再请回来。有回她吃着炒粉忽然抬头:“你知道耒阳附近200块钱的爱情是什么吗?”我摇头。她笑着指向对岸新开的制衣厂:“够买张去深圳的车票,再添件面试穿的白衬衫。”

雨季结束时,小梅真的要去深圳了。临走前夜我们在老城墙下见面,她往我手心塞了个铝饭盒:“赔你的伞。”打开是整整齐齐的螺丝刀和电笔,标签上用红笔写着“修理套装”。火车站的钟声飘过来,她背着的编织袋里装着叁件换洗衣服和那本《电工基础》。

现在偶尔经过耒阳老汽车站,还会想起那个收衣裳的下午。录像厅拆了改成连锁药店,但河边炒粉摊还在营业。老板说常有个穿工装裙的姑娘回来,教会了他女儿怎么修冰柜的压缩机。我想那定是小梅,毕竟在邻县百元情感故事里,从没有真正的告别。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