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定西男人常走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6 05:23:08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青砖巷子

要说定西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得从老城门往南走叁百米。巷口有家开了叁十年的剃头铺,黄木门上的漆都快掉光了,可每天清晨总聚着几个蹲在门槛上抽烟的男人。他们也不急,就看着巷子里卖豆腐的板车吱呀吱呀地过去。

巷子不宽,两边墙头探出槐树枝桠。我常看见老马蹲在修车摊前,手里攥着搪瓷缸子。他说这巷子像定西男人的脾气——不宽敞,但踏实。他在这儿修了二十年自行车,哪个街坊的车铃不对劲,光听声儿就知道是谁。

往深处走,香味就杂了。老陈的羊肉馆子藏在电线杆后面,下午四点才开门。那些刚从工地下来的汉子,裤腿上还沾着灰,径直往这儿走。他们不点菜,就一句“老样子”,然后坐在条凳上舒口气。这时候你就会明白,定西男人常走的小巷,其实是他们卸下担子的地方。

巷子中段有口水井,早就不用了,井口盖着青石板。但老辈人还习惯在那儿碰头。下棋的、闲聊的、或者就是呆坐的。他们说的话不多,有时候就是互相递根烟,看着日头慢慢西斜。这种默契,在外头的大街上可找不到。

有个卖杂货的刘叔跟我说,他年轻时也想过把店搬到新街去。可试了叁天就搬回来了。“这儿的人认巷子,”他指着货架上摆得整整齐的酱油瓶,“他们不是来买东西,是来说话的。”

黄昏时分,巷子最热闹。炒菜声、孩子的笑闹声、电视里的新闻声,从各家小院飘出来。刚下班的男人推着电动车慢慢走,遇到熟人便停下来,单脚撑地聊两句。这时候的巷子,像条流动的河,把一天的疲惫都冲淡了。

我注意到巷尾总有个中年人在路灯下站会儿。他说他住在新建的小区,可每天还是绕路来这儿走一趟。“楼太高,看不见地气。”他笑了笑。这话听着玄,可我懂他的意思——水泥森林里长不出这样的巷子。

夜深了,巷子渐渐安静。只有值班室还亮着灯,老张在里面听秦腔录音。他说这条巷子养活了叁代人,他父亲当年就在这儿拉板车。现在虽然有了超市和外卖,可男人们还是往巷子里钻。或许是因为,这里的砖瓦都记得他们的故事。

如今城市天天在变,可这条定西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还固执地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是它拒绝改变,而是它知道,总有人需要这么个地方——不需要说话就能被理解,不需要解释就能被接纳。这大概就是定西男人常走的小巷最珍贵的地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