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学生品茶工作室,学生茶艺交流活动
最近路过学校后街,发现新开了家挺特别的小店——廉江学生品茶工作室。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卖奶茶的,直到被学茶艺的同学拉去参加了一次活动,才发现这儿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
推开玻璃门,淡淡的茶香就飘过来了。二十来平米的空间里,七八个学生正围坐在长桌旁,有个男生不太熟练地摆弄着茶具,旁边的女生笑着提醒他水温太高了。墙边木架上整齐放着各种茶叶罐,标签上手写着“凤凰单丛”“英德红茶”这些名字。
不只是喝茶的地方
工作室创始人小陈也是我们学校大四的学生。他边烫洗茶杯边跟我说:“最开始就是几个喜欢喝茶的同学凑在一起,后来发现好多人都对茶文化感兴趣,但总觉得离生活太远。”他们商量着,不如弄个轻松点的地方,让大家能毫无压力地接触茶艺。“你看,我们这儿没有专业茶艺师那些规矩,大家就像朋友聚会一样。”
正说着,旁边传来一阵笑声。原来是个大一新生第一次用盖碗,手忙脚乱的,茶水差点洒出来。但没人笑话他,反而大家都凑过来教他怎么拿更稳。这种氛围,确实和严肃的传统茶室不太一样。
我注意到,来这里的不只是文科生。坐在角落的理工男小王刚做完实验过来,他说每次来这儿待上一小时,比在宿舍打游戏放松多了。“看着茶叶慢慢舒展开,心情都会平静下来。”他现在已经能分辨出不同发酵程度茶汤的色泽差异了。
茶香里的交流时光
每周五晚上的茶会是最热闹的。不同专业的学生聚在一起,有时聊着聊着,就从茶叶聊到了各自的专业。学历史的同学会讲讲茶马古道的故事,学生物的则分析茶叶中的茶多酚。这种跨学科的碰撞特别有意思,一杯茶的功夫,能学到不少东西。
让我意外的是,这个学生茶艺交流活动还促成了几个很实在的项目。比如设计系的同学帮忙设计了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茶具,市场营销专业的则在策划如何让传统茶叶走进校园。这些都是在品茶闲聊中自然而然产生的想法。
大叁的李同学告诉我,她以前总觉得茶是长辈喝的东西,现在却成了工作室的常客。“其实不是年轻人不喜欢茶,而是缺少一个合适的接触渠道。”她说现在每次回家都会给爸妈泡茶,连她爸爸都惊讶她的变化。
临近毕业季,工作室又多了一项功能——不少学长学姐会来这里,一边喝茶一边分享求职经验。淡淡的茶香中,焦虑似乎也减轻了不少。这种轻松的氛围,比正经的就业讲座更受欢迎。
窗外的夕阳斜斜地照进来,又在茶杯里投下温暖的光影。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专注地闻香、品茗,我突然觉得,或许传统文化的传承,未必需要正襟危坐的说教。就像这间小小的工作室,用最自然的方式,让古老的茶香飘进了年轻的生活里。下次茶会,我可能还会再来坐坐,毕竟,谁能拒绝这样温馨又长见识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