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体验
最近在黄冈刷手机的时候,总能看到些让人心里犯嘀咕的内容。那天晚上加班到十点多,瘫在沙发上随手翻微信,突然弹出来一条"黄冈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的推荐。说真的,第一反应是手抖了下,差点把手机给摔了。
这价格看着挺唬人,但仔细想想,现在随便找个钟点工打扫卫生都不止这个价。我盯着手机屏幕发了好一会儿呆,脑子里闪过好多疑问:这到底是个什么服务?真的会有人相信吗?
街头巷尾的见闻
第二天特意绕到老城区转了转,在那些贴着各类小广告的电线杆旁边,果然发现了类似的信息。有个正在修电动车的大叔跟我说:"这些啊,都是骗外地人的把戏。"他抹了把汗,"前两天还有个小伙子被骗了押金,在派出所门口哭着呢。"
回家路上经过几家正规中介,玻璃门上明码标价的家政服务,最便宜的也要50块一小时。这么一对比,那个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的报价,反而显得格外可疑。要是正经服务,这个价格连成本都不够,更别说赚钱了。
晚上和几个老同学在群里聊起这事,没想到大家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同学说得最实在:"现在这些套路都在打擦边球,等你真的转账了,要么被拉黑,要么见到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我忽然想起上周在小区电梯里,听见两个阿姨在抱怨:"现在这些乱七八糟的广告,连我们这些老人家都能收到。"确实,这种来路不明的服务信息,已经开始无差别地骚扰普通人了。
后来特意问了个做网络运营的朋友,他倒是见怪不怪:"这些账号通常用虚拟号码注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今天举报了,明天他们又换个马甲冒出来。"他说现在最让人头疼的是,这些信息总是伪装成正常服务,让人防不胜防。
说来也巧,昨天在菜市场买水果时,摊主大姐突然问我:"你看我这个智能手机,老是收到什么300块叁小时的消息,这是干啥的呀?"我一时语塞,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最后只好跟她说:"这些都是骗人的,直接删掉就行。"
现在每次看到"黄冈微信附近人300元叁小时"这类信息,我都会多留个心眼。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道理什么时候都不过时。与其相信这些来路不明的服务,还不如找正规平台,虽然贵点,但起码心里踏实。
其实想想也挺感慨的,现在的网络环境就像个大型集市,什么人都能摆摊。但作为普通用户,咱们得学会辨别哪些摊位卖的是真货,哪些是挂羊头卖狗肉。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更别说还要冒着被骗的风险。
最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这些信息开始玩起文字游戏了。把关键词拆得七零八落,或者用谐音字代替,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在说什么。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反而更让人觉得可疑。
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把这些琢磨套路的心思用在正道上,说不定真能做成点正经生意。可惜啊,有些人总是想着走捷径,最后却把自己绕进了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