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哪里有站岗姑娘的地方,阜康站岗姑娘位置在哪
初到阜康的疑问
刚到阜康那会儿,打车跟师傅闲聊,顺口问了句:“师傅,您知道阜康哪里有站岗姑娘的地方吗?”师傅愣了一下,从后视镜里看了我一眼,笑着摇摇头:“这年头哪还有固定站岗的,你怕是电视剧看多了吧。”他这么一说,我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其实问这个问题,纯粹是出于好奇。之前听老家来的朋友提过一嘴,说有些地方能看到穿着传统服饰的姑娘站在特定岗位,挺有意思的。但具体到阜康站岗姑娘位置在哪,连他也说不清楚。
我在阜康街上转悠了两天,发现这座城市比想象中现代很多。商场、步行街、美食城,跟其他城市没什么两样。要说特别的话,就是街上来往的行人里,偶尔能看到几个戴着花帽的维吾尔族老人,或者系着头巾的妇女,这才让人感受到些不同的风情。
一个意外的发现
第叁天我去天山天池玩,在景区入口处却有了意外发现。那里站着两位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深红色的长裙上绣着精致的花纹,头戴小巧的帽子,正微笑着为游客指引方向。她们站得笔直,举止优雅,倒是很像我想象中“站岗”的样子。
我凑上前问路,顺便和其中一位姑娘聊了几句。原来她们是景区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引导游客和展示当地文化。问她知不知道市里还有其他类似岗位,她想了想说:“以前在老街区的文化广场好像也有,现在不太确定了。”
这个信息让我来了兴致。从景区回来后,我决定去老城区转转。阜康的老街和新区差别挺大,青石板路,两旁是带着民族特色的老建筑,偶尔能看到卖馕的店铺飘出香气。
老街区的见闻
在老城区的文化广场,我还真有了新发现。广场中央有个游客服务中心,门口同样站着穿民族服装的姑娘。不过她们不是单纯站着,而是在给过往的游客提供咨询服务。有位姑娘正在用流利的普通话向一对老夫妻介绍附近的特色小吃。
我站在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这些姑娘的服饰和天池景区的略有不同,颜色更素雅,花纹也更简洁。等那对老夫妻离开后,我上前和那位姑娘聊了聊。她告诉我,这个岗位是去年才设立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游客体验,同时也展示本地的民族文化。
“经常有人来问阜康哪里有站岗姑娘的地方吗?”我半开玩笑地问。她捂嘴笑了:“还真有,不过我们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站岗啦,更多是在做服务工作。”
更多的了解
后来我又在阜康多待了几天,慢慢弄明白了。所谓的“站岗姑娘”,其实就是在特定旅游服务岗位工作的女性工作人员。她们分散在景区、文化场所等地方,既是工作人员,也算是一道文化景观。
有一次我在美食街又看到一位类似的姑娘,她在介绍本地的特色干果。我好奇地问她,知不知道很多人专门来找“阜康站岗姑娘位置在哪”。她笑着说当然知道,还告诉我她们有个工作群,经常互相通报“今天又有人来打卡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这些姑娘们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她们说既能帮助游客,又能展示自己民族的文化,是件两全其美的事。不过她们也提醒,最好在白天来这些地方,晚上一般都下班了。
在阜康的这一周,我拍了不少照片,也跟好几位“站岗姑娘”聊过天。回程的路上,我突然觉得这趟寻找挺值得的。虽然不是最初想象的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站岗,但这些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工作的姑娘们,确实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