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山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密山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相约
这事儿说出来还挺有意思的。前几天和老张吃饭,他神神秘秘地跟我说,现在用手机找人聊天可方便了,打开辩辩搜附近的人,没准儿就能认识隔壁小区的球友。我当时就笑了,这功能多少年前就有了,怎么现在倒成了新鲜事?
不过回家路上,我倒是真把手机掏出来试了试。你说巧不巧,刚点开“密山辩辩查找附近好友相约”这个功能,就弹出一个骑友群的邀请。群主就住我家对面那栋楼,每周都组织夜骑凤凰山。这事儿闹的,住了叁年小区,还不如手机晃一下来得管用。
从线上到线下就那么一步
现在人过日子啊,白天忙工作晚上宅家里,邻居长啥样都快记不清了。有时候在电梯里碰见,倒是想打个招呼,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万一人家觉得你莫名其妙呢?
但隔着手机屏幕反而好开口。上周我在辩辩群里约篮球,来了七八个人,其中两个居然是同小区的。打完球喝着汽水聊天才发现,老王闺女和我儿子在同一个幼儿园,老李家装修时还来我家参观过。这世界说大真大,说小也真小。
我现在隔叁差五就会看看密山辩辩搜附近的人上门,倒不是非要认识多少人,就是觉得这种不刻意的相遇挺温暖的。上周还在附近的人里找到个修电脑的高手,小伙子就隔着两条街,抱着主机过去十分钟搞定,比找售后方便多了。
当然啦,网上打交道还是要多留个心眼。见面最好选在超市门口、小区广场这些人多的地方,头回见面别约太晚。这些道理大家都懂,可有时候一聊得高兴就容易忘。
昨天路过社区活动中心,看见几个年轻人在那儿打羽毛球,一打听还真是通过附近的人约的。现在想想,科技这东西挺奇妙的,把冷冰冰的功能用得有人情味,键盘敲出来的字就变成了现实里的笑脸。
今天下班时又收到个聚餐邀请,是附近新开的东北菜馆。我琢磨着要不要去,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嘛。再说了,万一他们家的锅包肉特别地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