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泄火的小巷子,访客寻幽的僻静胡同

发布时间:2025-11-04 07:32:35 来源:原创内容

一条被时间遗忘的巷子

那天下午四点光景,太阳斜斜地挂着,把整条街切成明暗两半。我本是去城南找家老书店的,拐错了两个弯,却撞见了这条巷子——窄得只容两人并肩,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墙头上探出几枝不知名的野花。

巷口有个摇扇子的老爷子,眯着眼睛打盹。我轻声问:“大爷,这巷子叫啥名啊?”他眼皮都没抬,嘟囔了一句:“来宾巷。”顿了顿,又补了半句,“早些年啊,都是外地人来住。”说完便不再理我,只剩下蒲扇摇动的窸窣声。

往里走了十来步,世界突然安静下来。巷子像有魔法似的,把外面的车马声都吸走了。斑驳的墙面上爬满青苔,空气里有股潮湿的泥土味儿,混着谁家飘出的淡淡茶香。我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连呼吸都轻了。

你说奇怪不?刚才还因为迷路有点烦躁,这会儿却平静下来了。这条来宾泄火的小巷子,还真能让人把火气慢慢泄掉。

偶遇巷中人家

巷子深处有户人家敞着门,能看见院里那棵老槐树,枝叶茂密得像把大伞。院里传出“笃笃”的声响,是个银发奶奶在砧板上切黄瓜。她看见我在门口张望,笑着招招手:“小伙子,渴不渴?进来喝碗凉茶。”

木桌椅摆在树荫下,茶是自家晒的菊花,带着点甘甜。奶奶说这巷子住了七户人家,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早上买菜的工夫,钥匙都放对门家里。”她指着院角的石磨,“那物件比我年纪都大,现在年轻人都不用了。”

正说着,隔壁传来小孩背古诗的声音,稚嫩的语调在巷子里回荡。老奶奶眯眼听着,手里的扇子轻轻打着拍子。这画面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奶奶家过暑假的日子——时间过得慢,连蝉鸣都拖着长长的尾音。

我突然觉得,这条访客寻幽的僻静胡同里,藏着我们都在寻找的某种东西。是慢下来的勇气?还是人与人的亲近?说不太清。

告别时老奶奶非要塞给我两个西红柿,说是自家种的。我捧着西红柿继续往里走,巷子尽头是堵爬满常春藤的墙,午后阳光透过叶隙,在地上洒了一地碎金子。

转身往回走时,又经过那个泄火的小巷子。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槛上聊天,说谁家的孙子考上了大学,说明天可能要下雨。他们看见我,自然地点头微笑,好像我也是巷子里的人。

走到巷口,老爷子还在摇扇子。他忽然睁开眼问我:“怎么样,里头不错吧?”我点点头,他得意地笑了:“这地方啊,专治各种不开心。”

回到主街上,车流声瞬间涌来,恍如隔世。手里的西红柿还带着阳光的温度,我突然明白了——那条巷子能让人卸下心防,或许正因为那里还保留着生活最朴素的模样。青石板路、老槐树、邻居的闲聊、孩子的读书声,这些看似平常的事物,拼凑成了一个让访客寻幽的僻静胡同。

后来我特意查过地图,电子导航上根本找不到“来宾巷”这个名字。它就像城市的一个秘密,只留给那些愿意迷路的人。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