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亳州夜间小巷位置在哪
亳州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
那天晚上快十点,老李给我发微信,问我知道亳州现在哪有夜晚站小巷不。他刚陪客户喝完酒,想找个清净地方醒醒神。我握着手机愣了半天——这问题还真把我问住了。
说真的,现在亳州变化太快了。小时候记得人民路那边有不少小巷子,晚上支着馄饨摊,挂个昏黄的灯泡,老板系着围裙在雾气里忙活。现在再去,都是亮堂堂的连锁店,找不到那种味道了。
我决定去老城区转转。从曹操运兵道景区那边往里走,青石板路被月光照得发亮。拐进一条叫马场街的巷子,忽然就热闹起来了。叁四家小店还开着门,牛肉馍的香气飘得满街都是。有个大姐正在炸麻叶,滋啦滋啦的声音听着就馋人。
“这条巷子能通到白布大街吗?”我问卖牛肉馍的大哥。他抹了把汗,笑着指路:“往前走,见到红灯笼右拐,晚上可比白天好找。”果然,拐过去就看见几家茶馆还亮着灯,竹椅子都摆到巷子边了,几个人坐在那儿喝茶聊天。
走到文昌路附近,发现这边又是另一种氛围。巷子口有个卖糖糕的推车,芝麻的香味老远就能闻到。再往里走,居然有家书店还开着,暖黄的灯光从玻璃门透出来,几个年轻人坐在里面安静看书。老板说他们每周五都开到午夜,成了附近学生的秘密基地。
其实要找亳州夜间小巷位置在哪,真不能光用眼睛看。得用鼻子闻——闻见药草香,那可能是康美中药城附近的老巷子;听见二胡声,那准是往花戏楼那边去了。老亳州人都知道,有些巷子白天平平无奇,到了晚上反而活泛起来。
在薛阁塔附近转悠时,碰见个散步的老爷子。他说他在这住了六十多年,“现在好多巷子改名换姓了,但筋骨没变。你看这墙上的爬山虎,我结婚时候就在这儿”。他指着一条窄巷,“往前走到头,有家二十四小时药铺,百年老店了,晚上都开着”。
走到魏武大道时已经十一点多,没想到旁边岔出去的小巷里,大排档正热闹。炒田螺的香味弥漫在空气里,好几桌人坐在小马扎上喝酒。老板说他们一般经营到凌晨两点,夏天更晚。“咱这巷子窄,车进不来,反倒成了喝酒聊天的好地方”。
那晚我最后走到了一处快要拆迁的老巷。墙上写着“拆”字,但巷子深处的修鞋摊还亮着灯。老师傅就住在摊子后面的小平房里,说做到这个月底就不做了。“给你这鞋补补吧,以后想找这种巷子里的小摊都难喽”。他边说边穿针引线,那盏旧台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
回家路上我在想,其实亳州夜间小巷位置在哪这个问题,答案每天都在变。有的巷子消失了,有的又冒出来。但总有些地方,在深夜亮着温暖的灯,等着夜归的人。可能是个馄饨摊,可能是个修车铺,可能就是个路灯特别亮的路口——这些就是亳州夜晚站小巷的地方,藏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