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约附近人100元3小时,临江寻人叁小时百元
这几天在临江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这么个说法:临江约附近人100元3小时。这事儿听着挺新鲜的,我琢磨着,到底什么意思呢?
正好前两天要去临江办点事,我就想着顺道看看。走在临江的街道上,老城区那边挺热闹的,路边有不少小店。我看见有个大姐在店门口坐着,就过去问了问。
“您听说过那个临江寻人叁小时百元的说法吗?”我这么一问,大姐就笑了。
原来是这样
大姐告诉我,这其实挺简单的。就是有些临江本地的老人家,对这块地方熟得不得了,闲着也是闲着,就帮忙给外地人指指路、介绍介绍。人家也不图挣多少钱,就是找个事儿做,顺便帮帮忙。
“那为什么正好是叁小时呢?”我又问。
“时间短了说不明白,时间长了老人家也累,”大姐解释道,“叁小时刚好,能把临江有意思的地方转个大概,也不会太辛苦。”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临江约附近人100元3小时,不是什么稀奇事,就是本地人帮忙带带路、讲讲地方上的事儿。
后来我真碰见一位姓王的老师傅,他说自己退休好几年了,平时就喜欢在临江到处走走。“有人愿意听听临江的老故事,我巴不得多说点呢,”王师傅这么说道,“钱不钱的倒是次要,主要是有人愿意听咱说话。”
想想也是,现在大家都忙着挣钱,谁有工夫听老人家唠叨啊。可这些老人家肚子里装的都是临江的故事,哪条街以前是做什么的,哪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他们都门儿清。
我跟王师傅聊了会儿,发现这种临江寻人叁小时百元的方式还挺有意思的。既能让外地人更了解临江,又能让本地老人家有点事儿做,两全其美。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事儿也得看缘分。不是说你随便在临江街上拉个人就能聊得来的。得找那种真正热爱这个地方、愿意分享的人才行。
我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的临江,和自己在网上查资料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网上都是些冷冰冰的介绍,而老人家嘴里说的都是活生生的经历。
比如说吧,王师傅告诉我,现在临江最热闹的那条商业街,二十年前还是一片菜地。他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连以前种的是什么菜都说出来了。
这种亲切感,是你在任何旅游指南上都找不到的。而且老人家说话特别实在,哪里值得去,哪里就是哄游客的,他们都会实话实说。
我在想啊,这种临江约附近人100元3小时的做法,其实挺有人情味的。现在这个社会,大家都过得匆匆忙忙的,能静下心来听听别人的故事,本身就是件难得的事。
当然啦,每个人的体验可能不太一样。有的人可能运气好,碰上个特别能聊的;有的人可能就一般般。但这不正是生活的有趣之处吗?
要是你下次来临江,不妨也试试看。说不定能遇到个有意思的老人家,听听他们嘴里的临江故事。那些故事啊,可比书本上写的生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