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在哪些地方有,类似地区情况
这几天路过朝阳区的一些老巷子,总能看见叁叁两两的人站在巷口,看见路过的就上前搭话。这现象挺有意思的,你说他们具体在哪些巷子活动?我留心观察了一阵子。
要说比较明显的,得数叁里屯往东那几条背街小巷。白天看着挺安静,一到傍晚就热闹起来。还有工体附近的老居民区,巷子窄得两个人并肩走都费劲,可偏偏总有人站在路灯底下朝过路的点头。望京那边也有几条小街,虽然周围都是高档写字楼,可拐进巷子里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些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仔细想想啊,这些巷子都有几个特点:首先都在繁华地段附近,但自个儿又藏在不太起眼的位置。其次巷子四通八达,好几个出口,真有什么事转身就能溜。最重要的是,这些巷子周围都住着不少外来打工的,或者是夜店里上班的年轻人,说白了就是不缺客源。
现在天热了,这些人活动时间也推迟了。以前晚上八九点就出来,现在得到十点往后。站着的位置也从巷子口往中间挪了挪,大概是觉得更隐蔽吧。有次我特意从那种巷子穿行,还没走两步就有人凑过来问"找不找乐子",说话时眼睛还不停地往巷子两头瞄。
说到这个朝阳小巷子招揽客人现象,其实不光朝阳有。上次去海淀大学城那边,也在小胡同里见过类似的。不过那边的人更谨慎,得确认你不是学生才会上前搭话。丰台几个老小区后街也有,但规模小得多,就是零散几个人在转悠。
这些现象说到底,都是跟着人流走的。哪片儿晚上人多,哪片儿就容易出现。现在连郊区的一些商业街附近都开始有了,不过手法更隐蔽,改成在路边摆个小摊打掩护,看见合适的才悄悄问一句。
记得前年这时候还没这么明显,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突然多了起来。可能和疫情后经济有关?好多娱乐场所关门了,有些人就转到巷子里谋生路。这也难说,反正现在走到哪都能碰见,都快成城市夜生活的一部分了。
要说管没管,其实经常能看见警车在附近转悠。但这些人机灵得很,远远看见制服的就散开,混进路边小店假装买东西。等巡逻车一走,又慢慢聚拢回来。这猫捉老鼠的游戏,天天都在上演。
有老街坊说,这些人也挺不容易的,大多是外地来的,租着最便宜的房子,白天睡觉晚上出来。但话说回来,终归不是正经营生,看着总觉得心里不踏实。特别是女孩子晚上独自经过,都得加快脚步。
类似的地区情况在全国不少城市都能见到。南京的新街口背后的小巷,成都春熙路旁边的老胡同,都有这种情形。看来这不光是某个城市的问题,倒像是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往后会变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好。可能过阵子整治严了就消停些,风头过了又冒出来。反正现在晚上经过这些巷子,总能看见些影影绰绰的人影,听见压着嗓子的交谈声。这大概就是城市夜晚的另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