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定州叁百元爱情寻找地点
夜幕下的定州街头
路灯把影子拉得老长,我站在定州老城的十字路口,晚风里飘来烤红薯的香气。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说笑着走过,他们聊着今天车间里的事儿,也聊着待会儿要去哪家小馆子喝两杯。我突然想起白天在公交站听到的议论——有人压低声音问“定州哪里找叁百块的爱情”,旁边的人笑着推了他一把。这话听着像玩笑,可仔细琢磨,又藏着点儿别的味道。
叁百块在定州能做什么呢?刚够在东方街吃叁顿牛肉面,或者在商场买件打折的衬衫。但要是说到感情,这个数字就显得微妙起来。我认识的老张在纺织厂干了二十年,他说现在年轻人谈对象不容易,彩礼、房子像两座大山。可他又嘟囔,以前他们那代人结婚,也就是凑够“叁转一响”就能把媳妇娶回家。
沿着中山路往西走,亮着粉紫色灯箱的美发店门口,几个姑娘靠在塑料椅上玩手机。她们涂着鲜亮的口红,鞋跟轻轻敲打着地面。有个穿牛仔外套的男人在店门口徘徊了两叁次,最后只是钻进隔壁便利店买了包烟。我在想,他是不是也在寻找什么?也许就是那个被反复提起的定州叁百元爱情寻找地点。
其实在老定州人嘴里,叁百块的故事另有版本。南城门附近的老茶馆里,跑运输的李师傅端着搪瓷缸子说,他媳妇就是当年用叁百块钱彩礼娶进门的。那是1992年,他攒了半年的工资。现在老两口还在菜市场卖豆芽,凌晨叁点就起床泡豆子。他说感情这事儿,钱只是个由头,重要的是两个人能不能踏实过日子。
新城区的购物中心又是另一番光景。奶茶店门口挤满了年轻情侣,他们分享着同一杯芋圆波波,手机里放着最新的流行歌。穿闯碍制服的女孩靠在男友肩上自拍,男孩温柔地帮她捋好刘海。这样的场景让人恍惚——在某个平行时空里,是否也有人为叁百块钱的感情发愁?
我拐进一条背街小巷,棋牌室的麻将声哗啦啦响着。穿睡衣的大姐坐在门槛上摘韭菜,她丈夫正把叁轮车锁在电线杆旁边。车斗里还放着没卖完的糖炒栗子,油亮亮地反射着夕阳。这种柴米油盐的踏实,或许比任何昂贵的浪漫都来得长久。
护城河边的长椅上,退休的赵老师正在拉二胡。他说现在年轻人把感情想得太复杂,其实就像他拉的这把琴,弦松了紧一紧,音跑了调一调。他见过真的有人为叁百块纠结,也见过有人花叁万块买不到真心。老人说完继续拉他的《二泉映月》,琴声在水面上飘出去老远。
走到火车站广场时已是深夜,候车室的灯还亮着。有个小伙子蹲在花坛边打电话,语气焦急地在解释什么。他脚边放着捆扎整齐的编织袋,拉链缝里露出半截工帽。或许明天他就要去南方打工,今晚还在为某个承诺奔波。站前宾馆的霓虹灯在他头顶明明灭灭,像极了捉摸不定的缘分。
回程经过开元寺塔,古塔在月光下格外沉静。这座见证了九百年悲欢离合的建筑,应该听过比叁百块更凄婉的故事。突然明白,人们寻找的从来不是具体的地点或价格,而是在不确定的生活里,那份确定的温暖。就像刚出炉的烧饼,烫手却实在,叁块钱一个,也能吃出幸福的饱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