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大学周边寻找女生摊位,附近学生区女生销售点
校园周边的别样风景
那天路过即墨大学城后街,我忽然被一阵香味吸引。转头一看,几个女生正在路边支着个小摊位,桌上摆着各式手工发夹和文创胶带。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姑娘抬头朝我笑了笑:“同学看看吗?都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这种场景在即墨大学周边越来越常见,特别是放学后的四五点钟,总能遇见几个这样的小摊位。
说起来,这些女生摊位还挺有意思的。有的卖手作饰品,有的卖自制零食,还有人摆着二手教材和笔记。记得上周我在附近学生区女生销售点淘到过一本特别实用的考研笔记,重点都用彩笔标得清清楚楚,比书店买的辅导书实用多了。摊主是个文静的女孩,她说这些笔记是自己备考时整理的,现在考上了就想便宜转给学弟学妹。
不过要找这些摊位还真得碰运气。她们不像固定店铺那样全天营业,往往挑在下课后或者周末出现。后来我慢慢摸出门道了——学校东门对面的小巷子经常有卖手工艺品的,图书馆后门偶尔会遇到卖烘焙点心的。这些即墨大学周边寻找女生摊位的学生们,似乎都默契地形成了自己的“出摊地图”。
我最常光顾的是个卖手工编织物的摊位。摊主是设计系的女生,她说摆摊不只是为了赚零花钱,更想听听大家对她作品的反馈。有次她指着个编织包说:“这个款式我改了叁次呢,第一次带子太短,第二次针法太松...”听着她絮絮叨叨讲修改过程,忽然觉得这些摊位背后,都是活生生的故事。
当然啦,这些摊位的商品价格都挺亲民的。明信片叁五块一张,手链十来块钱,最贵的也不会超过五十。比起商场里那些精品店,这里更多了份人情味。有时候买完东西还能和摊主聊上几句,听说她们之间有个微信群,经常互相帮忙看摊子,偶尔还会合作搞些主题市集。
最近天气转凉,我发现摊位上的商品也随季节变了。之前卖的冰袖和小风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毛线帽和暖手宝。上周末还遇到个卖热红酒的摊位,那个大四学姐笑着说:“天冷了,给大家准备点暖和的。”捧着纸杯站在路边,热红酒的香气混着桂皮的味道,感觉整个冬天都温暖起来。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个摊位都带着主人独特的风格。艺术生的摊位布置得像小型展览,经管学院的女生会把价目表做得特别清晰,文学院的同学甚至会给每件商品配首小诗。这些小小创意,让简单的买卖变得有趣起来。
走在即墨大学城周边,这些星星点灯的女生摊位已经成了独特的风景。它们不像商业街那样喧嚣,却带着校园特有的青春气息。每次路过我都忍不住放慢脚步,倒不一定非要买什么,就是喜欢那种温暖热闹的氛围。或许哪天你路过时,也会被某个小摊位吸引,发现属于你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