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车站附近小巷200元一次
那天路过舒兰火车站,听见两个大叔在墙角嘀咕,说什么小巷子里两百块就能解决。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价钱在如今能干啥?连顿像样的火锅都不够。
巷口杂货铺的王阿姨边嗑瓜子边摇头:"天天有人来找那地方,都是听信了传言。"她顺手给冰柜除霜,"去年扫黄打闹过几回,早清净啦。"
巷子深处的真假消息
顺着锈迹斑斑的指路牌往深处走,倒是看见些不一样的光景。五金店老赵正在修自行车,听说来意后笑得直拍大腿:"又是个听信火车站小巷子200块钱一次找来的?"他指着对面新开的快递站,"现在这儿最热闹的就是取快递的队伍。"
其实想想就明白,现在租个单间都要五百起步,那些传闻里的价钱根本算不过账。倒是看见不少打工仔在隔壁网吧包夜,二十块就能待到天亮。
环卫工老李说得在理:"真要找便宜住处,往东走两个路口有家浴池,五十块过夜还送毛巾。"他清扫着落叶,"车站附近小巷200元次的说法,都是叁年前的老黄历了。"
天色渐暗时,巷子里的流动餐车开始飘香。卖炸串的夫妻告诉我,他们每月交八百管理费,生意好时一天能挣叁百。"正经做小生意都比搞歪门邪道强。"妻子说着把烤肠翻了个面,油花滋啦作响。
路灯亮起后,确实见到几个蹲在配电箱旁的身影。可还没等人靠近,巡逻的警车就缓缓转过街角。如今监控探头比麻雀还密,往日那些见不得光的营生,早就挪到更隐蔽的地方去了。
住在七楼的租客小刘带我看了他月租六百的单间:"虽然旧了点,但胜在安全。"窗外正对着火车站广场,"半夜饿了下楼就有便利店,比找那些乌烟瘴气的地方强多了。"
巷尾修鞋匠老周在这待了十五年,他手里的锤子敲打声时急时缓:"从前确实乱过,现在整顿得挺好。你要真好奇,明早六点来看,都是赶早班的打工人。"他递给我修好的皮鞋,"人呐,总爱把老故事传来传去。"
离开时又经过火车站,尝贰顿屏滚动着"创建文明城市"的标语。或许那些真假难辨的传闻,终会随着时光慢慢褪色,就像巷口正在剥落的旧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