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品茶上课群辩辩,五指山品茶学习群辩辩
这几天刷手机的时候,总能看见有人在打听五指山品茶上课群辩辩的事儿。说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群名我也乐了——喝茶就喝茶呗,怎么还跟上课扯上关系了?
后来机缘巧合加进去了,才发现这真是个宝藏群。群主是个在五指山住了二十多年的老茶客,每周叁晚上雷打不动地在群里开讲。说是上课,其实就跟唠嗑差不多。大家捧着各自的茶壶,听他慢慢悠悠地讲怎么选茶、怎么泡茶。有时候讲到兴头上,他还会发几段在茶山拍的小视频,翠绿翠绿的茶园看着就舒坦。
那些有趣的茶事儿
记得有次聊到怎么泡绿茶,群主发了条语音:“水温千万别太高,八十度正好。你看那茶叶在水里慢慢舒展,像不像在跳舞?”这话说得,我第二天就翻出蒙尘已久的玻璃杯,照着他说的方法试了试。还别说,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杯子里起起落落,喝茶的滋味儿确实不一样了。
群里时不时有人晒自家的茶具,从质朴的紫砂壶到精致的盖碗,五花八门。有个海南本地的群友特别逗,每次泡茶都要配上一碟子自家做的椰子糕,说这是“海南人的下午茶标配”。看得多了,我也学着在喝茶时配些小点心,慢慢的,这成了我每天最放松的时刻。
最近群里在讨论五指山本地的野生茶,群主特意开车去了趟毛阳镇,在茶农家现场直播采茶。看着视频里老茶农布满老茧的手熟练地采摘嫩芽,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茶如人生”——得经过多少揉捻烘焙,才能成就一杯好茶啊。
说起来,这个五指山品茶学习群辩辩给我最大的收获,倒不是学会了多少茶知识,而是让我找到了慢下来的理由。现在每天晚上,我都会给自己泡壶茶,慢慢地喝,慢慢地品。有时候还会在群里跟天南海北的茶友们聊上几句,分享今天喝的什么茶,用了什么茶具。
前两天有个新入群的朋友问:“在群里真的能学会喝茶吗?”群主回得挺有意思:“喝茶这事儿啊,关键不在学,而在品。就像咱们五指山的雨林,你慢慢走,才能看见树影里的兰花。”这话让我想了很久——或许我们追求的,不只是茶的味道,更是那份安静下来的心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