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达拉品茶上课,可克达拉茶艺研习课堂
说起可克达拉品茶上课这事儿,还蛮有意思的。那天我路过文化广场,看见布告栏上贴着张米色宣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可克达拉茶艺研习课堂",落款处还盖了枚朱砂印章。当时心里琢磨着,这年头居然还有人手写招生启事?
当奶茶遇见传统茶
教室里坐着个穿苎麻旗袍的姑娘,正往青瓷茶海里注水。蒸汽袅袅升起时,她突然噗嗤笑了:"上周有个小伙子抱着珍珠奶茶来上课,看见我拿出茶筅打抹茶,整个人都愣住了。"她手腕轻转,茶汤在空中划出琥珀色的弧线,"其实老祖宗的东西呀,比网红奶茶有意思多了。"
记得有次我们练习闻香,有个大姐把闻香杯凑近鼻子时突然"啊呀"一声。原来她家冰箱里常年冻着的金骏眉,竟被茶艺师盲品出受潮的瑕疵。这事后来成了我们茶友圈里的经典段子,都说该给家里的茶叶罐配个除湿柜。
最让人着迷的是看茶叶在盖碗里舒展。老师教我们用叁指法敬茶时,总爱说"别当这是在表演,就当是和茶说悄悄话"。有回新来的学员太紧张,端茶时手抖得像在摇鸡尾酒,老师便接过茶盘示范:"你看,这就像端着一捧月光。"
如今每次路过那间教室,都能看见木格窗外探出的竹枝。偶尔传来陶壶的咕嘟声,混着茶荷轻叩桌面的脆响。上次遇见当初那个带奶茶的年轻人,他正有模有样地跟人讲解:"可克达拉品茶上课最妙的,是能尝出天山雪水泡茶特有的甘冽..."
窗台上的紫砂壶养得油光水滑,映着学员们带来的各地好茶。有人从福建捎来老枞水仙,有人展示云南茶饼的拆茶手法,还有个大叔每周都带着不同年份的黑茶来比较。茶香氤氲里,这些原本陌生的人渐渐成了能分享私藏茶器的知己。
暮春时节教室换上了竹帘,阳光被切成细碎的金箔洒在茶席上。老师新得了些桐木关的正山小种,特意约我们在雨后初晴的下午品鉴。当那股松烟香漫过舌尖时,忽然明白为何有人说,茶汤里能喝出山岚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