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微信快约500一次,日喀则微信快速预约每次500
这几天在日喀则的青旅里,总能听见有人低声聊着“那个微信”。刚来的驴友小陈神秘兮兮地凑过来:“哥,你知道日喀则微信快约500一次不?昨儿老张就用这个找到了靠谱向导,第二天直接进羌塘了。”
我捧着甜茶没接话。高原的夕阳把扎什伦布寺的金顶染得发亮,心里却琢磨着——这年头连找向导都变成快消品了?
藏在转账二维码背后的风景
其实去年冬天我就试过。当时在桑珠孜区拍星空,临时想找懂天文的老乡。朋友推来个微信号,界面简单得可疑:“日喀则全域向导,500/次,现结”。
转账时手有点抖,生怕对方收了钱就拉黑。没想到十分钟后,真有个皮肤黝黑的康巴汉子骑着摩托来了,车斗里还装着专业星图。
那晚在年楚河谷,他指给我看藏传佛教里的星宿传说,还说前阵子带过几个北京来的摄影师。“他们现在要素材都直接微信喊我,日喀则微信快速预约每次500,比旅行社省心多了。”他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里满是各色风景小视频。
确实啊,现在连订牦牛肉火锅都能美团,找向导怎么就不能标准化呢?
不过这事儿得分两面看。上个月有驴友通过类似渠道约车去珠峰大本营,结果遇到辆快报废的皮卡,半路抛锚在加乌拉山口。所以啊,有些钱真不能光图便宜。
现在这种服务越来越规范了。有些领队会出示登山协会的证件,车辆也注册在正规运输公司。价格还是那个数,但服务内容透明得像高原的蓝天——具体包含几条路线、是否含氧气瓶、保险怎么买都写得明明白白。
还记得那个总在吉隆口岸晃悠的陕西小伙么?去年他开了个“藏地快约”工作室,把散落在茶馆、青旅的自由向导都收编了。现在客人下单后,系统会自动匹配最适合的向导,仲巴的冰川专家就不会被派去带红河谷徒步。
黄昏时站在江孜古堡前,看见几个年轻人举着手机找角度。听见他们商量:“要不试试那个日喀则微信快约?我看攻略说拍夕阳位置准。”突然觉得,这种即约即走的方式,倒挺符合当下年轻人说走就走的旅行态度。
甜茶凉了,我又续上一杯。广场上传来旅人摇转经筒的声响,叮叮当当的,和手机通知音的叮咚声混在一起。这个世界变得真快,连圣城的日子都有了新的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