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
洪湖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地方,是那种你一走进去就会忘记时间的小天地。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的梧桐树影婆娑,把阳光剪成碎金洒在茶桌上。
老板娘总系着靛蓝围裙,她记得每个熟客的喜好。西边靠窗那个位置永远留给教文学的李老师,她每周叁下午都会来,点一壶茉莉花茶,就着茶香读济慈的诗集。有次我听见她和老板娘闲聊:“这茶啊,像把春天泡在了水里。”说完她自己先笑了,眼角的细纹像绽开的菊花。
茶杯里的慢时光
其实最初吸引我的不是茶,是那种慢下来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总急着往前赶,可在这儿,你会不自觉地学着老茶客的样子,先闻香,再小口抿,任茶汤在舌尖打转。隔壁桌的大叁女生正在写生,素描本上画着茶壶冒出的热气,那线条歪歪扭扭的,反而特别生动。
记得有个雨天,我碰见艺术系的陈教授。他小心地从布包里取出自带的紫砂壶,给我讲起他收藏的各类茶具。说到兴头上,他眼睛发亮:“你看这壶身上的包浆,是叁十年来无数双手摩挲出来的。”那天我们聊到很晚,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像给我们的谈话配乐。
在这条后街品茶时光里,最打动人的是那些不经意的相遇。上个月我遇见个大四学姐,她面前摆着简历和一杯凉透的龙井。“马上就要离开学校了,”她摩挲着茶杯,“以后会特别想念这个地方吧。”她的语气里有种很复杂的东西,像是期待里掺着不舍。
说起来,洪湖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早已超越了喝茶本身。茶香里飘着太多故事——有学生社团在这里策划活动,有毕业多年的校友回来怀旧,还有像我这样单纯贪恋这份宁静的人。老板娘从不催促客人,哪怕你只点最便宜的茶水,也能坐上一整天。
暮色渐浓时,茶室亮起暖黄的灯。李老师合上诗集,轻轻哼着不知名的调子。我想,很多年后我依然会记得这个下午,记得茶杯中倒映的梧桐树影,记得这份在忙碌生活中偷来的闲适。或许这就是洪湖女子学院后街品茶时光最珍贵的馈赠——它让我们在奔赴远方的路上,还记得如何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