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生课堂品茗文化体验
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十几个学生正围坐在木桌旁,小心翼翼地端起面前的青花瓷杯。这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而是景德镇某中学的日常课堂。你能想象吗?在这座以瓷器闻名的城市里,学生们真的可以正大光明地在课上喝茶。
当茶杯遇见课本
“刚开始我也觉得奇怪,上课怎么能喝茶呢?”高二的李同学笑着说,“但现在我们都爱上了这种课堂氛围。”她轻轻转动着手里的茶杯,白底蓝花的瓷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已经实行了叁年,最初只是个别老师的尝试,后来慢慢推广开来。
茶具都是本地生产的,有的甚至是学生们在陶艺课上自己制作的。不过最让人惊讶的是,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喝茶休息。老师们把茶文化自然地融入了各个学科——历史课上讲茶叶之路,语文课赏析茶诗,连化学课都会分析茶叶成分。“这样一来,抽象的知??识突然就变得具体了。”教历史的王老师这么说道。
记得有次数学课讲到黄金比例,老师突然问:“你们觉得这杯茶的水和茶叶比例合适吗?”这个问题让原本昏昏欲睡的下午课堂瞬间活跃起来。同学们争相发表意见,有的说太浓,有的说太淡,最后居然一起计算起了最佳冲泡比例。这样的课堂,想走神都难。
茶香里的改变
变化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教导主任注意到,开展品茶活动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倒不是茶叶有什么神奇功效,”他想了想说,“可能是这种仪式感让学生们更加投入。”确实,每次课间泡茶时,同学们都会安静下来,专注地看着热水注入茶杯,看着茶叶慢慢舒展。
有个学生以前特别坐不住,现在居然成了班上的“茶博士”。他能准确分辨出不同茶叶的品种,还能说出每道茶背后的故事。这个转变让家长和老师都很惊讶。他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慢慢就研究起来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门特别的课程还拉近了师生距离。下课铃响后,经常能看到老师和学生还坐在一起,一边品茶一边讨论问题。那种氛围,更像是朋友间的茶叙,而不是严肃的课堂教学。
窗外细雨绵绵,教室里茶香氤氲。一个学生正轻声向新来的转学生解释如何品鉴茶汤的颜色,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分享什么了不起的秘诀。这样的画面,在景德镇的校园里越来越常见。或许教育的真谛,就藏在这氤氲茶香中,等待着被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