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喝茶新茶嫩茶,襄樊品茗新采嫩芽
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汉江边老茶馆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老板老张正往青瓷罐里装今年头批的明前茶,茶香混着水汽,把整个屋子熏得暖融融的。
几位熟客搓着手进门,直奔临窗的八仙桌。"老规矩?"老张拎着铜壶笑道,"今早刚到的襄樊喝茶新茶嫩茶,芽头还带着露水呢。"
春茶如诗
要说这襄樊的春茶啊,可真有点讲究。茶树在汉江谷地里熬过整个冬天,攒足了养分。开春头茬嫩芽肥嘟嘟的,白毫密布,放在掌心像会呼吸的活物。老张冲茶时总要念叨:"水要叁沸叁停,茶要叁起叁落。"
玻璃杯里,嫩芽慢慢舒展开来,茶汤透出浅浅的碧色。尝一口,哎,那种鲜爽劲儿直往喉咙里钻,后味还泛着淡淡的兰花香。有位老先生每天坐两站公交车专程来喝茶,他说这味道让他想起叁十年前在隆中茶园采茶的日子。
茶客老李咂摸着嘴说:"现在满大街都是饮料,可哪比得上这口地道的襄樊品茗新采嫩芽?"他掰着指头数,"你看啊,采茶要赶在清明前,炒青要徒手在铁锅里翻,这些老法子改不得。"
窗外飘起细雨,茶香更浓了。有人说起去年在谷城茶山的见闻:采茶姑娘们腰间系着竹篓,双手在茶树枝桠间翻飞,像在弹奏看不见的琴弦。刚摘的鲜叶要立刻送去摊晾,稍微耽搁就会影响风味。
老张又续了道水,茶叶在水中重新绽放。他说好茶就像会说话,头泡是少年锐气,二泡是中年醇厚,叁泡就是老年余韵了。这话引得大家都端起杯子细品,果然每道的滋味都不相同。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木格窗洒在茶桌上。几位老茶客商量着周末要去保康的茶山转转,说是想亲眼看看今年的新茶长势。老张听着直点头,顺手把装茶叶的陶罐盖子盖严实——受潮的茶叶可就辜负了这整个春天的酝酿。
茶凉了又添,话题从茶叶聊到生活。其实喝茶这件事,品的不仅是茶香,更是时光的味道。当温热的茶汤滑过舌尖,仿佛能听见汉江的流水声,看见茶山上忙碌的身影。这大概就是专属于襄阳人的春日仪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