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附近300块钱的爱情,滨城叁百元的情缘故事
火车站旁边的快餐店还亮着灯,玻璃上蒙着一层水汽。我推开店门的时候,老张正就着花生米喝啤酒,看见我就咧嘴笑了:“又来听故事?”
我在他对面坐下,窗外是葫芦岛深夜的街道,偶尔有出租车慢悠悠地开过。老张是这里的活地图,特别是那些月租叁百块的老房子片区,他比中介还熟。
“今天讲个新鲜的。”老张压低声音,“就上个月,有个外地小伙子来找房子,预算紧,只要叁百的。我把他领到棉纺厂家属楼,那地方比我岁数都大。”
棉纺厂的老房子
那是个顶楼,墙角长着霉斑,窗户关不严实。可小伙子看中了阳台外那棵槐树,说夏天能闻见花香。他对面住着个姑娘,在街角理发店打工,晚上总在楼道里煮面条。
有一天停水,姑娘来借水,看见小伙子在画设计图——他是学建筑的,毕业半年没找到工作。姑娘说你这图画得真好看,比我给客人烫的头型精致多了。
小伙子脸红了。
从那天起,姑娘晚上常端着一碗面条过来,小伙子就教她看图纸。他说将来要在这滨城设计最美的房子,姑娘眨着眼睛听,手里的面条都忘了吃。
叁百块的梦想
老张抿了口啤酒:“你知道叁百块在葫芦岛能干什么?租个单间,吃一个月的早饭,或者买张去大连的车票。”他停顿了一下,“但对那两个年轻人来说,叁百块是他们全部的生活。”
姑娘会用捡来的布料给小伙子做衬衫,小伙子省下早餐钱给她买了个二手吹风机。他们最奢侈的享受,是周末骑着共享单车去海边,坐在堤坝上看货轮驶过。
老张说有天路过理发店,看见姑娘正给小伙子剪头发。阳光从玻璃门照进来,碎发像金粉在空气里飘。姑娘剪得特别认真,好像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后来呢?”我问。
老张笑了:“后来小伙子接了私活,给人家画效果图,第一笔报酬就是叁百块。他拉着姑娘要去吃火锅,姑娘却说要存钱,给他买台新电脑。”
现在他们还住在那个月租叁百的房子里,小伙子接的活越来越多,姑娘学会了给客人设计发型。老张说偶尔在菜市场碰见他们,还是共骑一辆单车,车筐里装着青菜和梦想。
窗外的出租车亮着“空车”红灯缓缓驶过,车尾灯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带。老张把最后的花生米倒进手心:“这滨城叁百元的情缘故事啊,让我想起自己年轻时候了。”
火锅店的霓虹灯在远处明明灭灭,映得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我想起刚才路过那栋老楼,叁楼某个窗户还亮着灯,也许那就是他们的房间。
在这个滨城,叁百块钱的爱情不需要华丽的承诺,它藏在共享的晚餐里,藏在互相扶持的日常中,藏在共同编织的简单梦想里。老张起身结账,塑料凳子在地面上划出轻微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