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100米内学生约,邻近学子邀约相聚
那条石板路
说来也巧,上周二下午,我正沿着偃师老城那条石板路慢悠悠地晃荡。这条街不过百来米长,两旁是有些年头的香樟树,阳光透过叶子洒下来,在地上变成晃动的光斑。我常觉得,这条街有种特别的魔力,它好像能把时间拉得又慢又长。
就在我盯着路边一只打盹的橘猫出神时,手机“叮”了一声。是我高中同桌发来的消息:“嘿,听说你现在也在偃师?咱们几个老同学都在附近,要不……就在这条石板路上碰个头?”我抬头看了看前方不远处的校门,心里忽然一动。这可不就是典型的“偃师100米内学生约”嘛——大家明明住得这么近,却总像隔着万水千山,难得一见。
我们约在街角那家糖水铺见面。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了。阿杰还是老样子,只是下巴上冒出了些胡茬;小雯把长发剪短了,笑起来眼睛还是弯弯的。我们挤在一张小小的方桌周围,桌上摆着叁碗冒着热气的红豆汤圆。
“你们说怪不怪,”阿杰舀了一勺汤圆,语气里带着感慨,“我家就住街对面那栋楼,每天从阳台都能看到这家糖水铺的招牌。可要不是今天这个‘邻近学子邀约相聚’,我可能再过半年都不会走进来。”他说着指了指窗外,“你看,从我家到这儿,直线距离可能都不到一百米。”
小雯噗嗤笑了:“谁说不是呢?我昨天还想着要不要约大家出来,结果一想,哎呀,都不知道你们现在在哪儿忙些什么。谁能想到,咱们几个其实天天都在这百米范围内转悠。”她说着,用勺子轻轻搅动着碗里的红豆汤,“有时候觉得,现代人挺有意思的。隔着千山万水都能视频聊天,可住得最近的几个人,反而要特意约才能见上一面。”
我们就这样聊着,从高中时的糗事聊到现在的日子。阿杰在准备考研,每天泡在市图书馆;小雯在一家设计公司实习,经常加班到很晚;我嘛,在写一些没人看的小说,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虽然大家都在这小小的偃师老城里,生活轨迹却像平行线,难得交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糖水铺的老板娘点亮了门口的那盏旧灯笼。暖黄色的光晕洒在青石板上,让整条街都变得温柔起来。我们起身沿着石板路慢慢走,这条路突然变得不太一样了——它不再只是一条普通的街道,而是连接着我们几个老友的纽带。
走到路口要分开的时候,阿杰突然说:“要不……咱们定个规矩?每个月找个周末,还在这条百米长的老街上碰头,怎么样?”小雯和我都笑着点头。这个“偃师100米内学生约”的临时起意,看来要变成我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约定了。
现在每次走过那条石板路,我都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或许有一天,我会在这百米之内,再次遇见那些熟悉的面孔,然后像今天这样,找个地方坐下,聊聊各自的生活。毕竟,最温暖的相遇,有时候就藏在最短的距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