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河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后街现在还能去玩吗
最近老有人问我,纳河女子学院后街现在还能去玩吗?这个问题还真让我愣了一下。说实话,自从学校扩建后,我也好久没往那边走了。
昨天特意绕过去转了转,发现后街确实和记忆里不太一样了。原先那家卖红豆饼的小推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间亮堂的奶茶店。几个女生坐在露天座位上,边喝奶茶边聊天,看着挺惬意的。路口那棵老槐树还在,树荫底下多了几张长椅,倒是比以前更适合散步休息了。
那些年我们逛过的后街
记得以前放学最爱溜达去后街,五块钱能买一大包炸鸡柳,和同学分着吃。文具店老板总会给我们多塞两支笔芯,书店阿姨也从不催我们看书。现在这些小店大多搬走了,但新开的几家甜品店生意也不错,空气里飘着烤面包的香气。
沿着斜坡往下走,意外发现墙上的涂鸦还在,虽然颜色淡了些。有个男生在那儿拍照,说是毕业多年的学长,专门回来找回忆的。他说就想看看后街现在的样子,没想到变化这么大,但又有些东西一直没变。
转角遇到原来摆摊卖章鱼小丸子的阿姨,她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店。“学生都爱往这儿跑,”她边翻动着丸子边说,“晚上这边更热闹,路灯都换新的了。”我问她生意怎么样,她笑呵呵地说还行,老顾客偶尔会专门过来。
确实,虽然店面换了不少,但后街那种轻松自在的氛围还在。叁叁两两的学生坐在台阶上聊天,外卖小哥熟练地穿街过巷,咖啡馆里有人安静地看书。这种日常的景象,让人感觉特别踏实。
要说最大的变化,可能是后街尽头新开了个小公园,有秋千和健身器材。下午时候,附近居民会带着孩子来玩,让这条街多了些生活气息。坐在长椅上发呆的老人说,他每天都要来这儿坐坐,“看着年轻人来来往往,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往回走时碰见几个大一的学妹,问我去后街怎么走。给她们指路时,我突然意识到,对她们来说,这条街是全新的存在。就像当年我们第一次发现后街时那样,充满新鲜感。也许每代人心里,都有一条属于自己的后街。
天色渐晚,后街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奶茶店排起了小队,刚下课的学生说说笑笑地走过。那个问我问题的朋友又发来消息:“所以到底还能不能去啊?”我回她:“你来就知道了,反正我今天是逛得挺开心的。”
其实啊,纳河女子学院后街一直都在那儿,等着人们去走走看看。虽然样子在变,但那条斜坡,那阵欢声笑语,还有那份悠闲的感觉,都好好地留在那里。